数字报
用情用爱扶贫济困——记民建肇庆市鼎湖区支部专职副主委李德明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多年来,民建肇庆市鼎湖区支部(以下简称鼎湖民建)专职副主委李德明带领会员主动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用满腔热忱帮助贫困人口和有需求的特殊困境家庭,他急人之急、救人于困的高尚道德情操赢得了广大受助群众的信赖和好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德叔”。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多年来,民建肇庆市鼎湖区支部(以下简称鼎湖民建)专职副主委李德明带领会员主动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用满腔热忱帮助贫困人口和有需求的特殊困境家庭,他急人之急、救人于困的高尚道德情操赢得了广大受助群众的信赖和好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德叔”。

矢志不渝扶贫攻坚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鼎湖民建支部专职副主委李德明更忙了,因为他在广西贺州的昭平县还有一个牵挂:那就是民建和民建委员结对帮扶的黄胆村、联安村、大坪村、坪冲村、良风村5个贫困村。

在扶贫工作中,李德明更加注重“造血”和“扶智”,贫困村缺少能够持续增收的产业项目,李德明便动员民建委员中的企业家们带项目帮扶,为贫困村带去了鼎湖成熟的种养殖项目和技术,例如小米辣椒种植示范项目、水果木瓜示范种植项目、“菌草”饲养肉牛项目等,这些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和亲身实践制定的成熟“造血”方案,为当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持续增收铺就出了一条新路。

在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方面,他和委员们筹资建设了太阳能路灯、混凝土村道等,并且完善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更新了乡村小学教学设施,不仅让所帮扶的贫困村夜晚亮了灯,而且让广大贫困户们走上了脱贫路、住上了安居房,贫困户子女坐上了新椅子。

据统计,近18年来,鼎湖民建筹集爱心善款超过1900多万元,帮助了900多个贫困学生走进校园,帮扶了3100多户贫困户和特殊困境家庭,开展了多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公益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

去年,包括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昭平县黄胆村等在内的5条贫困村全部通过验收,正式脱贫出列。

善行无疆。最近3年来,李德明带领鼎湖民建的委员共49次赴昭平县扶贫,行程超过了3.5万公里,他以“老骥伏枥”的进取精神,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一颗温暖的爱心,给予他人无私的帮助。“有困难,找德叔!”也成了贫困户之间口口相传的话语。

爱心资助贫困学子

为防止因学致贫的孩子辍学,李德明和鼎湖民建的委员们一遍遍筛查,一次次实地走访,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并通过“粤桂携手精准扶贫”助学助残公益晚会,将筹集的55万元助学、助残、帮困爱心扶贫资金发放到受助人手中。

从2003年开始,李德明还坚持筹办“助你读高中·圆你大学梦”爱心助学项目,以每名高中生3000元、大学生5000元的标准,通过当地的党委政府,向目标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

鼎湖区永安镇的梁志图至今还记得,正是“助你读高中·圆你大学梦”爱心助学项目发放的5000元助学金,让他的大学生活经济不再捉襟见肘。大学毕业后,梁志图选择了留在学校所在地合肥市从事社会工作,以帮助残疾孤儿的方式回报社会。

“是德叔和身边的众多爱心人士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去改变更多贫困学子的人生。”梁志图说。

据统计,“助你读高中·圆你大学梦”项目开展18年来,共筹集爱心资金485万元,帮扶超过1580名贫困家庭学生圆了读书梦。该项目也成为具有鼎湖特色、深入民心的品牌社会服务项目,是当地党委政府各项扶持、补助和帮扶政策的有力补充,受到了民建广东省委的高度评价。

积极帮扶困境家庭

鼎湖区永安镇永安居委会有一名冯阿婆,儿子何某十几年前失足沾上毒品,虽经多次强制戒毒,但又复吸,妻子无法忍受离家出走,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

李德明得知此消息后,带领民建的另一名委员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一同上门走访。

“我一进家门,当时就惊呆了,他们一家三口蜗居在一间面积只有20平方米的危房里,其中年仅14岁尚读初中的孙女何某婷所住的房间不仅脏乱而且昏暗无比,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李德明回忆,当时这个小姑娘见到陌生人时面无表情,和她这个年龄段本应活泼开朗、青春阳光的性格极度不符。

李德明意识到,这家人的情况非常严重。于是,他一方面积极向永安镇政府协调帮扶措施,一方面发动鼎湖民建委员们捐款捐物帮助冯阿婆一家改善生存环境。

经过协调,李德明在永安镇帮助冯阿婆长期租赁了一间面积约50平方米的楼房,所需资金5万元由鼎湖民建协助解决。

为了帮助14岁的何某婷尽快融入同龄青少年的圈子,李德明挑选了其中一间较大的房子作为婆孙2人的卧室,并特意为她间隔出了一个单间,并布置了一些女生喜爱的物品。“当时,刚刚放学回到家的何某婷看到自己的新卧室不仅光线充足、而且干净整洁,脸上很快就露出了笑容。”李德明说,这是他接触冯阿婆一家十多天来,第一次见到小姑娘开心地笑。

为了解决其家庭经济收入的问题,永安镇党委政府将何某介绍进了附近的一间陶瓷厂工作。之后,李德明又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解决了一系列的生活难题。

前不久,记者随同李德明再次走访冯阿婆一家时,冯阿婆边抹着眼泪边拉着李德明的手,感激不已地说:“感谢各级党委政府、感谢鼎湖民建,感谢好心人,让我家摆脱了困境,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李德明和鼎湖民建的努力付出,大力地帮扶了像冯阿婆一样的家庭尽快摆脱困境,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得到了镇委镇政府的高度赞扬。”永安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李德明不遗余力地助力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部署要求,带领支部主动作为、积极履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他带领的鼎湖民建连续四次被民建中央评为“全国先进集体”,2016年被评为“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集体”,2019年,被民建中央评为“民建全国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李德明个人也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肇庆市道德模范、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民建全国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