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持续下沉重心,深耕细作“三农”领域,实施务实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让金融成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和“灌溉渠”。从今日起,肇庆市金融部门在本报开设“乡村振兴惠民生 金融支持活水来”专栏,展现我市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肇庆市金融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策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构建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一齐发展的大格局。
加强统筹引领,政策先行护航
以金融为子,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需要高屋建瓴,政策先行。肇庆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精神,结合肇庆实际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全方位运筹帷幄,护航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其中,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自2021年7月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引导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强调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等的支持。《关于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44号)鼓励21家会管银行给予普惠型涉农贷款不低于75BP的内部转移定价(FTP)优惠,鼓励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的商业银行将分支机构乡村振兴相关指标考核权重设置为不低于10%。同时,重点围绕现代育种、农业“卡脖子”技术、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等农业科技领域加强金融供给与创新。
《中国人民银 行关于继续 发挥再贷款精准滴灌作用 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通知》(银发〔2021〕10号)进一步强化再贷款对乡村振兴的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作用,支持鼓励法人金融机构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资金,扩大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放规模,并对支持较好的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力度。《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粤金监〔2018〕15号)是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农村金融稳健运行,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提出的实施意见。该意见着力支持100万元(含)以下农户和涉农小微企业有效信贷需求;探索推广“无 还本续 贷”信贷产品,缓解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错配矛盾;大力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涉农信贷品种,并创新各类权利质押、动产质押等担保方式,积极开展集体林权抵押等信贷业务,探索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创新。
《关于肇庆市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肇银发〔2019〕23号)则从总体上谋划了我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包括引导金融机构为环境整治、农业源污染防治、生产清洁等涉农环保项目提供便利;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放力度,满足农村道路、危房改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融资需求;加大对“农家女创业贴息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贴息贷款”“退役军人创业贴息贷款”等系列贷款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碳排放、生态公益林补偿、排污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未来收益权等质押贷款的支持力度。
支持小额信贷,大力推进政策性农险
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持续加大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是肇庆金融系统一直以来的目标。肇庆出台《肇庆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肇银保监发〔2021〕19号),支持为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发放小额贷款,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财政资金对5万元(含)以内的贷款给予全额贴息。但记者留意到,该小额贷款精准用于贷款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不能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也不能以入股分红、转贷、指标交换等方式交企业或其他组织使用。
此外,肇庆还大力推进政策性农险。《关于印发肇庆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肇农农函〔2021〕74号)发布了农业保险配套文件清单,包括肇庆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品种及各级财政补贴一览表,肇庆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县市区政府考核管理办法,以及肇庆市农业保险机构考核评分细则。
其中,中央财政补贴型险种包括水稻、水稻制种、马铃薯、普通玉米/甜玉米、花生、甘蔗、能繁母猪、仔猪、育肥猪、奶牛1-8岁、公益林和商品林,农户保费负担比例为0%-30%不等,其余由各级财政补贴。省级财政补贴险种包括肉鸡、肉鸡批发价格、肉鸭、蛋鸡、岭南水果、茶叶、露地(大棚)蔬菜、露地(大棚)花卉苗木、简易(钢结构)大棚、淡水水产,农户保费负担比例为20%或30%,其余由省、市、县财政补贴。
坚守支农初心,金融产品创新求变
近年来,肇庆金融系统坚守支农初心,在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上不断创新求变,将金融“活水”的毛细血管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在政策上更是先行一步,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田间地头。
《关于加大金融支持肇庆市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肇银发〔2020〕63号)精准探索金融支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路径,在国内率先从政策层面探索推出以“一库两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融资模式。其中,“一库”是指建立地理标志企业名录库。“两机制”一方面是指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符合地理标志产业特征的授信评估机制,另一方面是指建立融资激励机制。“地标贷”产品有“厘竹贷”“西瓜贷”“蜜柚贷”“切粉贷”等。
《关于加大金融支持肇庆市生猪养殖业稳产保供和绿色转型的指导意见》(肇银发〔2020〕32号)落实生猪稳产保供,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融资模式,具有“一备案、双登记、三保障”3个特点。记者了解到,一备案是指在基层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办理生猪活体抵押融资的一套备案流程。双登记是指鼓励贷款金融机构通过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以及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进行双重生猪活体抵押融资登记。三保障是指建立了融资保单增信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引导机制等3项保障机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