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标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据介绍,这18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分别是:端砚、怀集茶杆 竹、麦溪鲤、麦溪鲩、肇庆裹蒸、封开油栗、文山乃鲤、文山乃鲩、广绿玉、活道粉葛、高要巴戟天、汶朗蜜柚、桥头石山羊、谭脉西瓜、新岗红茶、封开杏花鸡、岗坪切粉、德庆贡柑等。

一名网红正在直播推介怀集的特产。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摄

一名网红正在直播推介怀集的特产。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摄

在4月24日举办的2021“地理标志运用推广活动暨首届地理标志产品直播节”活动上,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18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逐一亮相,向市民及粉丝们呈现出了肇庆农业大市的底蕴和优势。

据介绍,这18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分别是:端砚、怀集茶杆 竹、麦溪鲤、麦溪鲩、肇庆裹蒸、封开油栗、文山乃鲤、文山乃鲩、广绿玉、活道粉葛、高要巴戟天、汶朗蜜柚、桥头石山羊、谭脉西瓜、新岗红茶、封开杏花鸡、岗坪切粉、德庆贡柑等。

“高要区目前已成功申请4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外还有5个地理商标正在受理当中。”活动现场,高要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股股长王璐琦告诉记者,目前高要区已获“麦溪鲤”、“麦溪鲩”、“活道粉葛”、“高要巴戟天”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要佛手”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高要广藿香”“高要巴戟天”“高要肉桂”“麦溪鲤”“麦溪鲩”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能够为农业发展带来哪些利益?现场参与直播带货的一名网红告诉记者,以贡柑为例,去年市场上散装售卖的贡柑只有3至5元/斤,而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符号的德庆贡柑和封开贡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话,配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则可以卖到5至10元/斤,价格翻了一倍。

除此之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能让除此之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能让传统的产业焕发出二次青春。“比如肇庆的端砚、广绿玉都深为收藏界的爱好者熟知,但普通的市民对此了解不多。”正在活动现场直播的广绿平收藏者叶金发告诉记者,他自小就 和广绿 玉打交道,对于广绿玉的特质十分熟知,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每年都穿梭在全国的各大展会上,四处推广肇庆广绿玉。现在,63岁的他买了一台大屏新手机,玩起了直播。

“虽然没有年轻人吸粉快,但我的直播间粉丝量一直在增加。”叶金发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他是如何向粉丝推广介绍广绿玉的鉴别方法。

在当天举办的活动上还有一个项目是“肇庆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论坛”,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积极参与。“培育地理标志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促进优势资源有效利用,提升区域特色产品品牌和市场知名度、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作用明显。”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地理标志研究中心主任黄贤涛在分享的“小地标创造百亿规模大产业”主题演讲中提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在成为农村产业升级的新动力,除了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外,广大农产品种植大户和种植基地目前也非常关注这一工作。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大力提倡和推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升销售量,更是助力农村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一大举措。”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向红告诉记者,近年来肇庆高度关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请和培育工作,在打造肇庆农业特色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奋力打造全省地理标志和地方特色品牌集聚区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介绍,目前肇庆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4.01万件,同比增长16%,其中驰名商标16件;共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集体商标1件。

为了加快农村产业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肇庆市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以风险补偿的方式提高银行等商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2020年全市专利权质押融资2.4576亿元,比2019年翻两番。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杨明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