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镇举办农民丰收节。
作为镇里抓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四会市罗源镇委书记焦亚邱深感责任重大。每年,他至少开展2次党建专题调研,召开4 次党委会研究党建工作,落实镇领导班子驻村责任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好“头雁”作用。
焦亚邱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党。正是因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罗源镇的乡村振兴才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党建引领下,罗源镇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连片建设示范,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乡风文明彰显特色,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焦亚邱对记者说。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罗源镇在2020年就代表广东省接受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情况督查,受到高度评价;罗源镇代表肇庆市接受省乡村振兴的实绩考核,取得优异成绩;荣获肇庆市创文先进单位、四会市乡村振兴先进单位称号,成为肇庆市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培训班教学调研点,接受社会各界参观考察80多批次,而焦亚邱本人,也被肇庆市推荐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委书记,至此,罗源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罗源是如何进行探索实践的?
以党建引领 带动群众参与
红旗村的老党员何灿开是地豆镇林业站的退休站长,2017年被村民选为乌石岗村村长和新农村建设理事长。镇里规划建设一条长12公里的环镇路,其中有2公里经过乌石岗村,何灿开二话不说主动让出自家的宅基地,同时又动员自己的兄弟让出宅基地,协助环镇路的建设工作。
在何灿开的示范作用下,公路沿线村民纷纷让出自家宅基地,整条环镇路12公里,乌石岗村路段是最早开通的。如今,宽6米的公路从村后通过,成为一条美丽的风景带,使沿线耕作条件、生产环境大为改善,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耕作,土地租金也提高了,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
据悉,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过程中,罗源镇广大党员纷纷带头支持建设,开展“三清三拆”、主动让地,协调施工建设问题,共让地约200亩用于建设村中公共活动中心、公益公园和新建12公里主环线,折算约1500万元。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镇主要突出党建引领、突出群众主体、突出资金投入、突出长效机制。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注重调动村民群众的积极性。”焦亚邱表示。
今年以来,铁坑村在罗源镇委、镇政府组织下,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通过镇村干部入户走访、发放倡议书和《给村民群众的一封信》、签订责任状、张贴公示栏、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自觉维护村道巷道和房前屋后卫生,使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成为群众的思想共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村容村貌大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了。铁坑村在2020年成功入选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是肇庆市唯一入选乡村。
在农业产业发展中,2020年以来,罗源镇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各类种养基地10多个,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红旗村党支部书记何南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去年7月集约村中闲置土地25亩用于种植优等品质番薯,亩产约3000斤,除去成本,每亩纯收益达3000元。至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种植番薯80亩,形成连片种植,打造特色品牌,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今年,他又动员村民盘活流转400亩水田,引进农业龙头公司,办起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极大地带动了罗源镇水稻生产,目前全镇盘活水田1000多亩种植水稻,建起千亩水稻种植基地,有效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和提升粮食生产水平。
另一方面,罗源镇大力号召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镇领导主动走访联系外出乡贤,充分利用春节、中秋等节日组织乡贤座谈会联谊活动,广泛联系服务凝聚乡贤,积极引导乡贤回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同时,罗源镇积极促进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动员、引导辖区企业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肇庆市飞南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积极开展覆盖肇庆的扶贫、助学、修路等公益活动,至今为肇庆市筹集乡村振兴和扶贫济困善款1000多万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