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2019年区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二届肇庆人才节举办期间,高端人才项目路演对接洽谈会激情上演。
这是一场凝聚智慧的头脑风暴,这是一场谋求共赢的强强会面。
来自海内外的数十名高端人才带着自己的研究“心血”到肇庆寻求合作: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探索,到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到环保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无不代表着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前沿水平。
据统计,本次人才节活动共有65个技术项目来肇庆寻求合作,这些项目吸引了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和风投机构闻风前来对接洽谈,目前已有多个项目与肇庆本地企事业单位签订初步合作协议。
会场内:高端人才“华山论剑”
新能源汽车是我市着力发展的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在16位 上台路演的高端人才中,新能源汽车领域占了相当重的比例。
西南大学教授、国家高端人才徐匡一在路演中介绍的是智能网联汽车中央网关项目。该项目提到的中央网关是智能汽车外网与骨干网的核心设备,国内尚无类似产品上市。徐匡一认为未来相关市场产值每年可达万亿级别,并希望寻求资本、整车厂等相关对接。项目的长远愿景是成立“智能汽车电子系统产业研究院”,助力建成中国自主的汽车芯片与车载操作系统,建成汽车电子产业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高端人才张兄文,通过分析目前电动汽车采用的液冷技术的不足,阐述了项目所开发的一种基于喷射—— 吸收热力循环的直冷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加热技术,可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的热失控和快充散热等热安全问题,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目前该项目正在与多家企业进行对接。
同济大学副研究员、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郑俊生的路演项目是高比能锂离子电容器。他结合当前节能减排时代汽车动力电源的需求与供应改变情况,直击目前高比能、长寿命功率电源缺失的市场痛点,介绍高比能锂离子电容器的优点,即可从原理上解决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储能机理上的矛盾,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寿命,是目前唯一满足USABC要求的电源。
除此之外,来自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优质农业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也纷纷亮出“高招”“绝招”,让在场企业、风投机构目不暇接,纷纷表达合作的愿望。
会场外:人才对接“各展神通”
在路演会场的旁边,主办方特地设置了洽谈室,让参加路演的专家学者与有合作意向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入交流。记者留意到,几乎每一位高端人才一路演完就被请到了洽谈室。
肇庆是广东省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韩国教育研究院院长张锡敏专门前来介绍了有关中韩职业教育合作方面的内容,吸引了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和飞的关注,路演结束后,双方马上在洽谈室面对面作进一步交流。“我们探讨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有解决办法,张院长在职业教育方面经验非常丰富,这些有益交流,对我校接下来推进职业教育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和飞说。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级电容器孵化事业部副部长农剑在郑俊生路演完一出会场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我们现在也在进行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研发,目前主要做一些小型化 的产品,希望以后在做大型化的产品时可以有合作的机会。”农剑与郑俊生互留联系方式,并表示很有意愿继续合作。
台湾现代农业及农业微生物酵素领域专家王建章则主动“出击”。这次来肇他特地带来了团队在农业种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晶新梨。“这种梨果实极大、质地细致、糖度高、酸度低,加上对低温需求时间少,是现有对低温需求时间长的温带梨品种的最佳替代者。”他表示,肇庆是一个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而且本身就是农业大市,农业基础很厚实,他非常希望能与肇庆达成农业技术合作,在肇庆建立一个两岸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赋予科普、旅游观光等功能,把台湾最新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肇庆,进一步推动肇庆农业整体水平提升。
肇庆渴才、爱才、惜才,当高端人才汇聚,更应进一步思考:我们最需要怎样的人才?该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北京智汇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兆春认为,近年来肇庆在人才引进、人才留用方面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吸引了不少人才落地生根,建议在引进人才时,不能“遍地撒花”,应该立足自身城市定位、产业定位,有着重地去引进一批领军型人才,产生最大集聚效应,同时需要形成具备职业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人才储备,打造一批梯度人才队伍,吸引高端人才深耕肇庆。
西江日报记者 袁绫 谢江涛 潘粤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