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师来到家门口指导、定期有培训班、也有机会出去外面学习,现在的厨师发展平台比起我们以前好太多了。”在广宁县五和镇经营农家乐餐厅的高家坚感慨道,家中的侄子计划投身厨师 行业,看到家乡有这么多的扶持政策和学习机会,决定留在广宁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高家坚的侄子那样,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选择留在广宁发展。广宁县通过将人才工作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实施好油茶产业、竹产业、“粤菜师傅”工程三大人才项目,乡土人才、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齐头并进。
实施“扬帆计划” 打造油茶产业人才队伍
7月13日,广宁县江屯镇种植油茶的农民吴洪祥在“油茶协会群”的微信群上发了一张图片,向群里面的会员和专家求助,不到半个小时,国家林业局的油茶专家冯纪福就现身为其解答难题。在微信群上,不仅有专家解答疑难,还会定期分享油茶种植的信息和培训班开班信息,提升广宁种植油茶农民的技术水平。
“从2015年实施‘扬帆计划──广宁县油茶产业团队+梯队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开始,我们就邀请专家教授,在广宁县内举办了98期油茶专题培训班,开展现场教学19次,举行油茶产业咨询交流会11次,培训学员5870多人次,覆盖全县各镇。”康帝生物科技营林中心副总经理程超荣告诉记者,他在油茶协会担任联络人职务,同时利用人才项目和企业的力量,引进社会资本和技术团队,通过聘请专家教授对种植、生产加工、科研、营销、旅游等方面技术与策略指导,促进油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将广宁油茶产业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还获得5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
为了更好地培育油茶种植人才,广宁县更是通过人才项目积极培养油茶产业人才,培育了100名油茶种植技术推广员,分派到每一个镇街,通过推广员的辐射作用,培养本土油茶种植能手,现在,广宁县内的油茶种植能手已经超过了2千人。
油茶种植专家、油茶种植技术推广员、油茶种植能手,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动下,广宁县的油茶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据了解,农户种植油茶成活率由75%提高到93%,苗圃嫁接成活率由60%提高到95%,苗木保存率由50%提高到86%,全县油茶种植拓展到6万多亩。程超荣表示,现阶段还培养出了一批本土的苗圃嫁接人才,进一步壮大油茶的种植人才队伍。
传承竹乡文化 打造竹产业人才队伍
举办“美丽竹乡·绿色家园”的妇女竹编大赛、广宁县首届竹产业互联网电商运营、数控工艺与CNC编程、竹编织技艺及竹业品牌策划与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广宁竹乡的竹文化,广宁县对竹产业人才进行分类培训,累计培训25期,培训1000人次。
这是广宁大力实施西江人才项目──竹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工程的一个缩影。广宁是全国著名的“竹子之乡”,怎么去做好“竹子”这个文章,更好地将竹子这个绿色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广宁县通过培养产业人才和建设产业园,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
一方面,广宁县依托县竹产业深加工龙头企业和竹产业协会等平台,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从竹子的种植栽培到竹子加工、竹文化推广、竹产品营销等全链条的竹产业发展乡土人才。同时,广宁县还借力国家林业 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等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实训平台,培育了400多名服务当地竹产业发展的技术骨干及实用技能型人才。
另一方面,广宁积极搭建产业平台,谋划建设竹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面积为311.82公顷,引进和培育一大批科研型和实用型人才,围绕竹子全产业链升级,开展竹子的深加工技术研究、产业化开发与规模化生产,重点研发高新技术和化工生物产品,开发营养食品系列产品,开发高质量的竹木工艺系列制品,提高竹资源综合开发价值。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赵祖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