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新区在市政配套工程建设中率先引入地下综合管廊概念,实施道路规划设计与综合管廊规划同步进行,在规划布局、设计理念等方面 走在全国前列。 西江日报记者 朱健兴 摄
核心提示:
我市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动肇庆新区建设,并以高品质的建设引领全市,地下综合管廊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通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大为降低了市政建设中“拉链路”等问题和风险,更带动释放逾3000亩的地上空间,使城市开发效益倍增。
夜幕降临,肇庆大道的灯光点亮,照亮沿线的桥梁与高楼,指引人们归途。此刻电流正从肇庆新区的地下源源不断输送至端州。电流所走过的通道就是肇庆新区的地下管廊,它蛰伏在10多米的地下深处,像一张大大展开的网,通过不同的触角,服务着城市的供电、供水、通信等需求,代表着全国最先进的市政管理水平。
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电沿高压线走,通信线路沿管桩,供水管道下埋市政道路,一方面,建设须谨守高压线的安全范围,城镇的空间利用率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市政建设容易造成城市“空中蜘蛛网”,道路开挖避免“马路拉链”等问题,影响城市管理。而地下综合管廊通过开发地下空间,为供电线、供水管、通信管道等建设集中的输送廊道,实现“地上看不见一根管,空中看不到一条线,维修不挖一寸土” ,而且具有一定的减灾作用。
肇庆新区甫一成立,即在市政配套工程建设中率先引入地下综合管廊概念,并委托设计院编制实施方案,实施道路规划设计与综合管廊规划同步进行。2016年开建时,肇庆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是当时国内单个立项体量最大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之一。
如今走进肇庆新区,核心区主要骨架路网初步形成,18平方公里起步区已经形成城市雏形,各个落户项目的大楼正在加紧建设,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日趋成熟。站在肇庆新区的道路上,脚下6米的地下深处,地下综合管廊正在服务,各条市政管线在廊道中有序并行,为新区每一个用户送去水、电、通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