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王遼
今年以来,端州区城管局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路径,充分依托并规范现有民间废品回收体系,有效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源头分拣,促进了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稳定达到35%以上,形成了具有端州特色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
今年以来,端州区商务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端州分局等部门,先后对大鼎路和宋城三路交界西北侧的废品回收站、二塔路顺祥废品站等再生资源企业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符合条件者发放规范经营指引,并将其位置、回收品类等信息纳入社区垃圾分类引导体系。
另外,端州区和市供销社合作共建回收物网络体系,重点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模式。截至目前,在端州区启动预约上门回收便民服务和大件家私回收服务,累计网上预约50000多人次。
端州区城管局重点打造“百分百分类”小区,为方便居民交售可回收物,设置可回收物交投点,通过合理的价格、便捷的服务,极大调动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积极性。同时,部分社区、小区试点引入“智能回收箱”等设施,与民间回收网络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了便捷高效的可回收物交投渠道。
目前,可回收物便民交投点(智能回收箱)已在肇庆中心城区30个居民小区投入使用。端州区城管局通过对智能回收箱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对资源回收量的精准统计监测。2024年7月至今,智能回收箱已经回收物品44339.11公斤,兑换金额31043.24元,参与投递人次共12640人次。
厨余垃圾单独分类、收运和处理尤为重要。端州区城管局重点推动厨余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规范工作,督导餐厨垃圾收运企业优化收运措施,加大收运力度,做到密闭运输、应收尽收,设置了11条厨余垃圾收运线路,投入了19台厨余垃圾专用密闭运输车辆和800多个厨余垃圾转运桶,与668个点位(包括餐饮机构、市场、机关单位及学校饭堂等场所)签订了收运协议。同时,端州区城管局还重点宣传餐厨垃圾规范处置要求,查处乱倒、偷排餐厨垃圾等行为,今年1-9月累计收运生活垃圾约10万吨、厨余垃圾达20000多吨。
端州区通过系统性地整合民间废品回收网络,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垃圾分类特色路径,赋能源头减量。通过“两网融合”、便捷交投、智能赋能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源头分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目前,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稳定达到35%以上,这不仅标志着端州区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更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兼具实效与地方特色的垃圾分类治理“端州模式”,为城市可持续治理提供了有益范例。
未来,端州区城管局将在巩固现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垃圾分类工作。持续优化回收网络体系,计划扩大“两网融合”覆盖范围,增加智能回收箱布点,并探索对低值可回收物的补贴回收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执法,确保各项措施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推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