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优布局 强造血 勇担当——高要国企投融资改革激活一江春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林琳 特约记者 刘潜

在全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高要区以市场化思维深化县域投融资改革,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目前,高要区共有国有企业203家,资产总额超668亿元,营业收入净额超27亿元,利润总额超8亿元。其中,AA信用评级公司3家、AA+信用评级公司2家,多元化融资渠道累计引资超200亿元,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高要区坚持优布局、引活水、强造血、投民生、重监管的系统性改革实践。

筑牢国企发展根基

面对国有资产管理长期存在的“九龙治水”现象,高要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国资国企整合重组,展开一场拉网式资产清查,构建起国有“三资”一本账,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

高要区通过划拨区内优质国有资产,整合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370项,统一归口区国资局管理。同时,该区梳理出闲置工业用地169亩、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统一划拨到区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有效破解资源沉睡、资产闲置、资本低效等难题。

在优化布局的同时,高要区筑牢风险防控底线,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推动党支部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为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该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国有资产监管联席会议审批小组,对国企融资、增资、股权转让等重大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

信用评级提升是优化布局的重要成果。高要区通过“资产注入+业务重组”模式,成功打造城投类国企高晟公司、产投类国企高宏公司两家AA+信用评级公司,实现高等级信用评级公司零的突破。

激发市场化经营活力

资本市场是高要国企改革的重要舞台。获得AA+评级后,高要国企进军资本市场的道路豁然开朗。2024年,高要区建投公司发行两期共12亿元公司债券,创全省区县同级主体评级利率新低;高宏公司发行一期公司债券15亿元,创全省同级别区县单笔发行规模新高。

高要区积极探索“政银企债基”投融联动模式,不仅对接商业银行,还深入研究政策性银行扶持方向。高要区建投公司、高宏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成功申请贷款约6亿元、8.48亿元,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长期稳定资金。更引人瞩目的是融资模式创新,该区探索“政府搭台+国企赋能+产业融合”模式,通过股权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多元化融资就像修建多条供水管道,确保企业发展不因资金问题而受阻。”高要区国资局相关负责人形象地比喻道。目前,高要国企多元化融资体系累计引资超20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场化造血能力的提升同样令人瞩目。高要区推动国有企业从传统政府投融资平台向市场化经营主体转型,支持国企参股合作开发多个矿区项目,鼓励国企与民企开展多领域合作。

高宏公司投资购买广东卓延新能源约55%股权,布局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板块;投资4570.41万元认购电子元器件龙头企业广东邦科电子股份,持股7.03%;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渔光一体光伏发电等项目,展现国企向新质生产力迈进的坚定步伐。

扛起国企使命担当

高要区在推进投融资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国企强化社会责任,在服务民生中实现自身价值。

高要区建投公司按照三甲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的高要区人民医院新院,累计投入约6亿元收购闲置物业资源,全力推进项目复工复建。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落实“百千万工程”方面,高宏公司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助力典型镇村培育;高要区农投公司累计盘活超万亩撂荒耕地,构建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丝苗米全产业链,服务县域产业发展。

战略性民生项目方面同样可圈可点。高要区建投公司持股95%与市属国企合资成立高要金岸港务有限公司,推动国有资本布局水上运输业,服务区域发展大局;高要区农投公司深度整合本地农业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高桂”系列产品矩阵,形成“农业+文旅+工业”融合发展格局。

“国企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社会账、民生账。”高要区国资局相关负责人强调,高要通过引导国有资本投向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应急物资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让国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高要区以市场化思维激活国有资本、以国企改革带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将为全省县域投融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