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强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近日,再次见到前来走访的帮扶工作队队员,德庆县九市镇果农张先生激动地说。
今年7月,面对果园里丰收的荔枝,九市镇部分果农却是一脸愁容。受限于市场价格波动与销售渠道单一,该镇大量新鲜荔枝面临滞销困境。肇庆市纪委监委驻德庆县九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迅速发起“以购代帮”爱心助农活动,帮助果农销售荔枝60万斤,及时化解滞销难题。
这是驻九市镇帮扶工作队助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帮扶工作队坚持精准发力,从结构优化上布局,在供求两端上着眼,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好“多元帮扶+招商引资+特色培育”的“组合拳”,有效激发当地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创新模式让滞销荔枝变热销
7月份是水果产销旺季,但九市镇大量新鲜荔枝却面临滞销困境。工作队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们主动上门,帮助果农开辟销路,积极对接组团帮扶单位,发起“以购代帮”爱心助农活动,广泛动员组团单位职工优先采购当地荔枝。
荔枝运输中最大的难题是保鲜,一旦出现果实变质、腐烂等品控问题,不仅要亏损赔钱,还会影响到果农的口碑,甚至影响整个德庆荔枝的品牌影响力。针对荔枝保鲜难、运输难问题,工作队主动联系顺丰速运、京东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开通冷链运输专线,确保荔枝“锁鲜速达”。
同时,工作队还积极拓展电商销售半径,通过微信朋友圈、社交群等平台大力宣传推广,并组织亲朋好友到九市采摘体验,形成“线下认购+线上推广+实地体验”助销模式。
今年7月以来,工作队累计帮助果农销售荔枝60万斤,销售总额超120万元,惠及果农300多户,及时化解了滞销难题,有力提振了当地果农发展信心。
盘活闲置资源为发展“造血”
产业造血能力不足,是制约九市镇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难题。工作队把“加强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作为年度重点任务推进,创新“企业投资+村集体出租厂房”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成功吸引企业家回乡投资建厂。
今年3月,工作队对闲置的上村小学校舍进行盘活,将原有校舍打造成为乡村振兴车间,引进佛山一家企业前来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工作队还协同镇党委、镇政府、村“两委”,为项目落地提供“母亲式”服务,高效解决用地规划、资金筹措、手续办理等问题,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项目建设周期从7个月缩短为5个月,并于今年8月初建成投产,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稳定增收6万元,带动50余名当地村民就业。在当地“企业第一、服务至上”营商环境的带动下,该企业还计划将更多新增产能转移到九市镇,继续引进生产线和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将乡村振兴车间升级成为乡村微工厂。
科技赋能推动小众特产“出圈”
九市镇留村盛产剑花,是当地传统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以其花苞大、肉质厚、口感佳而闻名。但长期以来,由于种植技术传统粗放、缺乏科学管护标准,留村剑花的品质参差不齐。加之销售主要依赖本地零散收购,留村剑花市场半径小、价格不稳定,产业发展陷入“有特色无品牌、有产量无效益”的困境。
为破解发展困局,工作队积极对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运用现代农业科技赋能种植、灌溉、采收、加工等各环节,显著提升了剑花的整体品质。目前,留村剑花种植面积从30亩稳步扩大至60亩,亩均产量提高两到三成,亩产值达到2万元,产品品质也显著提升。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留村剑花产业的带动效应持续放大,成功吸引留村以外的农户参与种植。据统计,九市镇的剑花种植面积已突破200亩,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销售范围从原有本地市场成功拓展至珠三角,实现从土特产到畅销品的跨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