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四会庄家7美术馆以艺术对话带来亿级曝光 小空间撬动城市文旅大流量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要做活文旅产业,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这一理念,在四会庄家7美术馆得到了生动印证。通过融合传统艺术和现代手法,这家位于县域的美术馆成功“出圈”,成为珠三角玉器美学的新地标,也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带来新启示。

记者 陈洁 李考考 王绮彤

要做活文旅产业,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这一理念,在四会庄家7美术馆得到了生动印证。通过融合传统艺术和现代手法,这家位于县域的美术馆成功“出圈”,成为珠三角玉器美学的新地标,也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带来新启示。

庄家7美术馆首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庄家7美术馆首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记者 刘春林 摄

玉器艺术何以突围求变

作为中国玉器之乡,在四会,不同形态、不同象征意义的玉石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少从事玉器销售、设计的商家也开设美术馆,展出玉器产品。但庄家7美术馆与这些美术馆却大不一样。

走进庄家7美术馆,独具匠心的美学空间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文创区、展览区、会客区……不同功能区的划分,让美术馆实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处处洋溢着现代气息。除了玉器,这里还常年展出书画、雕塑、装置艺术等当代艺术作品。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建这家美术馆。”庄家7美术馆负责人庄庆芳告诉记者,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来自多年的沉淀。

庄庆芳已从事玉器雕刻工作20多年。2009年,他开始在全国各地举办展览,见证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艺术创新,这让他深受触动。“玉器艺术的材料很贵重,但我们的创新不足。”庄庆芳说。

触动庄庆芳的还有社会审美的变化。庄庆芳说,消费者已经改变了,如今不少年轻人频繁观展,他们不仅热衷于国内艺术展览,还常常奔赴海外,感受多元文化的艺术表达。“许多观展者不太在意作品的表象,而是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因此,一件好的艺术品应该是能与人对话的。”在他看来,艺术品不是冷冰冰的物件,而是有温度的自我表达。  

通过长期的观察,庄庆芳认为,想要推动艺术消费,就要寻找艺术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共鸣。“如果总用过去的眼光衡量现在,或试图教育消费者,消费者不一定愿意接受。”他对记者说。

2019年,庄庆芳回到四会,决心放弃走同质化的道路,打造一座全新的美术馆。除了在艺术手段、空间美学上进行革新,他还邀请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来四会办展,加强玉器和其他艺术作品的对话。

“艺术需要交流,艺术是相通的,只有通过作品与作品、人与人的对话,才会有新的东西呈现出来。”庄庆芳说。

庄家7美术馆吸引大批学生、游客前来参观。     西江日报通讯员 摄

庄家7美术馆吸引大批学生、游客前来参观。 通讯员 摄

亿级流量能否变“留量”

2024年11月30日,庄家7美术馆举行首场艺术联展。这是美术馆第一次面向公众亮相,但庄庆芳十分大胆,他邀请五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以玉、石、瓷、铜为媒介,举行“人造物”主题展览,探索传统工艺美学与现代艺术共生的可能性。

庄庆芳还利用光、水、石三种元素,在美术馆二楼构造一个冥想空间,让探访者在艺术空间里与大自然对话。多种巧妙且用心的设计,瞬间点燃年轻受众的热情,让庄家7美术馆成为热门打卡点,在网络上频频曝光,实现二次引流。据了解,这次展览共为美术馆带来6万观众。对于一家县城美术馆而言,这个数字足够亮眼。

除了定期举办不同的跨界展览,庄家7美术馆还让旗下的艺术家做短视频、开直播,同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公益艺术沙龙。两年多来,美术馆积累了过亿曝光量。

流量能否成为“留量”,为企业经营和城市文旅带来增量?从庄家7美术馆的实践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庄庆芳表示,目前美术馆的直播销售表现理想,观众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美术馆建立了解后,也更愿意到现场走一走、看一看。尤其在周末,广州、深圳等地的消费者还会提前预约,专程到美术馆参观。

如今,庄家7美术馆已成为珠三角地区的玉器美学新地标。“线上展示效果好了,确实能吸引更多客流来到线下。相比刚开馆的时候,美术馆现在的线下客流量增长了10倍以上。”庄庆芳表示。

“网红”如何变“长红”

庄家7美术馆的探索,为四会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解题思路”。根据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统计,在全国珠宝玉器市场中,四会的直播成交额最大。

但流量未必能精准转化为对城市消费的贡献。近年来,不同城市轮番走红,被贴上“网红城市”的标签,但其带来的光环与热度不一定能够持久。综合统计分析显示,部分“网红城市”会从流量热潮中逐渐淡出,部分则能够经受住流量带来的消费考验,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

这一议题,业界和学术界都有着许多探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指出,城市的“网红基因”正从标志性景观向生活场景转变。这些生活场景往往与人们的消费体验紧密相连,并且能给予人们丰富的情感价值,它们可参与、可进入、可分享,因而能够带动整座城市的文旅发展。

四会市文广旅体局局长焦亚邱表示,四会已为推动“玉器+旅游”做了许多工作,但未来还将打造更多场景,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参与感。四会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四会的传统文化和玉器文化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和传播的内容。

对此,庄庆芳也十分赞同。他表示,四会玉器直播之所以如此火热,与地方完备的产业链有密切的关系。从原石买卖、玉石加工、玉石设计到雕刻工艺,再到历史文化,乃至多种多样的博物馆,四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对于玉器爱好者而言,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参与价值。

“我们曾为客户组织过3到5天的玉石深度游,反响热烈。我认为如果能把四会的玉器元素整合起来,推出深度体验游,是把流量变为‘留量’的合适方式。”庄庆芳说,“四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最少需要3天才能体验完,这就能给地方文旅带来许多增量。”

作为企业个体,庄庆芳认为,线下场地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承接线上的流量落地转化:“我们不仅要有接待能力,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

当前,四会正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2024年,四会市发布玉器主题精品旅游路线,将庄家7美术馆与汇玉堂国际玉文化博物馆、文宝斋翡翠博物馆等十大产销点串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玉器文化体验链。数据显示,该旅游路线全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1亿元,展现出文旅融合的强大带动力。

国庆中秋假期刚刚过去,庄家7美术馆刚接待完来自珠三角各地的访客,马上又开始为11月的四会玉器文化节以及明年元旦、春节的展览做准备。

庄庆芳介绍,今年的四会玉器文化节期间,他将举办一个以马年为主题的大规模雕塑光影展,邀请艺术家蔡江南进行展览,这将是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同时,美术馆还将筹备端砚与玉石的共同展览以及艺术集市,吸引更多爱好者来到四会,走近玉器文化。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