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何锦燕
9月22日至26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代表参会。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会上向世界讲述中国自然教育故事。
据悉,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大会宣布鼎湖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成为2026年第二十七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大会举办地。
9月23日,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MAB)及国际动物学会(ISZS)联合主办的大会边会——保护地自然教育故事国际研讨会召开。作为全国11家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自然教育优秀案例单位之一,鼎湖山保护区相关负责人分享了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深度融合的“鼎湖山模式”。
大会上,鼎湖山保护区科教科科长彭丽芳入选中国MAB“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名单,她的实践还被评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在持续10年的一线自然教育实践中,她通过搭建基础、探索方向、提升成效,总结出自然教育的“鼎湖山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为其他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体现了女性在以自然教育提升公众生态责任感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贡献。
其间,鼎湖山保护区积极参与大会展览和边会展览,带去探究式研学课程、公民科学手册、动植物图鉴等自然教育书籍,以及特色物种文创、打卡折页等自然教育产品,并配合详尽的科普视频介绍,向与会嘉宾全方位展示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成果和独特风采,分享自然教育经验,受到参会人员热烈欢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