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路远心为近 山高情可平——鼎湖区凤凰镇人大创新代表履职机制凝聚发展合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肖桂芳 通讯员 陈坚庭 林小敏

鼎湖区凤凰镇坐拥145平方公里土地,却因山高路远、94个村民小组分散,面临基层治理难题。

为畅通社情民意,凤凰镇人大结合当地实际,以“三加三送三上门”做法为抓手,推进“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工程’·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落地见效,用民生“微实事”撬动基层治理“大变革”,在乡村振兴路上踏出坚实步伐。

创新机制

破局山区治理困境

“三加”,即加电话、加微信、加群,人大代表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三送”,即送政策、送法规、送文明新风,通过讲座、文化活动等做好政策宣传。“三上门”,即有喜事上门祝贺、有困难上门慰问、有大病上门探访,将温暖和关怀送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众身边。

“‘三加三送三上门’做法的产生,是对形势发展需要的回应。”凤凰镇人大主席陈永谊坦陈:“我们希望借此让人大代表走村串户,深入到群众中去,打通‘群众提需求—代表督落实—政府抓整改’的全链条,确保惠民政策真正落地。”

该做法的实施之初并非一帆风顺,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跨部门协调效率低成为两大“拦路虎”。

为此,凤凰镇人大设立“茶话会”,代表与群众唠家常,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建立“代表+部门”联席督办制,明确责任清单与时限;推行“问题销号公示”,每周在村务群公开进度接受监督。

一套“组合拳”使该做法得以顺利推进,凤凰镇人大工作实现从“被动接访”到“主动问需”、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短期整改”到“长效治理”的转变。

自该做法实施以来,仅通过“三加”途径,代表们累计“线上接访”12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8件,且全部实现闭环解决。

代表履职

彰显为民服务担当

人大代表是架设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在凤凰镇“三加三送三上门”做法实施中,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责任。

新凤石龙村的单车道石桥是村民出入必经之路。自村口幼儿园落成后,每逢上下学时间便会造成车辆拥堵,安全隐患突出。

鼎湖区人大代表谢泽伟从民情微信群获悉后,立即到实地调研,发现石桥承载能力严重不足。他随即联合几位党员,通过微信群研讨扩桥方案,并向区人大提交扩桥详细建议,获镇政府支持并落实专项资金。去年底,新桥竣工通行,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更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温度,成为连接民心的“民意桥”。

同古村56亩土地拆旧复垦带来1960万元收益,本是件喜事,却因外嫁女权益问题引发分配纠纷。微信群里,村民们争论不休。

凤凰镇人大代表范腾军得知后,立即联合镇村干部、法律顾问,开启为期一周的送法下乡行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外嫁女在法律上应享有的权益。

在他们的努力下,村民逐渐放下偏见,4名外嫁女通过合法程序获得村民资格认定,6人通过法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场纠纷的妥善解决,不仅让同古村重归和谐,更成为鼎湖区处理类似问题的经典范例,也帮助同古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群众认可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三加三送三上门”做法的落地,让群众真切感受到“问题解决加速度”。

“去年,村里公交车班次少,等一趟车要好久,出行特别不方便。我试着给代表打了个电话,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代表来实地查看,还和我详细沟通需求。”村民谢叔说,“一周后,新增的班次就安排上了!现在出门办事,再也不用提前两小时等车了。”

“三加三送三上门”做法的实施悄然改变着群众的生活与观念。村民梁叔参加完普法宣传活动后感慨道:“以前遇到问题,要么自己瞎琢磨,要么只能吃哑巴亏。现在学了法律知识,心里有底了,知道该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

村民王叔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以前总觉得人大代表离我们很远,没想到他们这么接地气,实实在在为我们解决许多难题。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心里也越来越踏实!”

如今的凤凰镇,处处洋溢着幸福气息:老人在活动中心悠闲下棋,返乡青年在代表帮助下创办农家乐,孩子们在课后托管班跟着代表志愿者学习剪纸、书法……这些温馨场景,正是“三加三送三上门”做法结出的累累硕果。

展望未来,陈永谊表示,将继续推进“三加三送三上门”做法实施,开设代表履职培训班,围绕产业振兴、矛盾调解等主题,提升代表服务群众的“硬本领”;探索“代表履职积分制”,将走访成效与评优挂钩,并开展季度“民生实事回头看”,确保惠民政策持续发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