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琳
5月1日一大早,在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95后”江西姑娘刘小婷骑着电动三轮车穿梭在村道上,车上装满带着晨露的生姜和青菜——这些都是村民硬塞给她的心意。
1年前,当这个扎着马尾辫、拖着行李箱的城里姑娘第一次站在铁岗社区入口时,没人相信她能在这里扎下根。如今,她不仅是居民口中的小婷老板,更是带动这个老村落焕发新生的乡村运营官。
一条石板路坚定扎根的心
2017年大学毕业后,刘小婷进入潮州玉瑶山庄工作,从此与乡村振兴结缘。2023年底,她第一次踏进铁岗社区,内心就被那条保存完好的百年青砖石板路震撼:“这种原生态的肌理,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实在太珍贵!”
这个感触让她说服总公司追加投资,在高要注册成立星火汇聚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在随后的大半年里,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挨家挨户说服村民出租闲置老屋、学习农业种植和园艺设计、摸索文旅项目运营之道。
“你一个小姑娘能干什么?”面对村民的质疑,刘小婷有自己的底气:在潮州工作时,她就擅长盘活闲置资源,将当地的公厅改造成茶馆,在“围炉煮茶”热潮中,单日营业额突破万元。
铁岗社区的突破出现在去年“五一”假期。“屋顶咖啡”成为网红打卡点,央视等媒体的报道让游客数量激增,当中不乏港澳同胞专程前来打卡。村民不仅拿到了租金,农副产品也有新销路,村里餐馆常常座无虚席。“现在村民会亲切地问我吃饭了没有,还会塞给我他们自家种的菜。”刘小婷说,这种朴实的互动,才是乡村最动人的逻辑。
艰辛的创业路
然而,媒体上的高光不是故事的全部。刘小婷坦言:“在乡村创业真的满是艰辛。”
去年第三季度,小酒馆项目的失败给她上了深刻一课:由于配套不足,游客很难留到晚上;村里连代驾都难找;高薪聘请的店长缺乏对乡村的热情……最终,这个项目不得不转型为白天经营的糖水店。
“只做咖啡厅是不现实的。”刘小婷保持清醒认知,必须打造完整的业态链条。为此,她白天巡查各个店面,晚上研发新品,深夜里还思考糖水店的装修方案。在刘小婷的电脑里,满是“乡村运营案例”“甜品摆盘技巧”等笔记,桌面上的本子密密麻麻记录着客流数据和产品改进建议。
“每天睁眼就是工作。”深夜11点,结束一天工作的刘小婷仍在调整甜品店招牌产品舒芙蕾的配方。在广东乡村的八年,刘小婷每年只能回江西上饶老家一次。“直到现在,父母还会唠叨我,一个女孩子在农村瞎折腾什么。”但她已经学会了一边消化家人的不解,一边坚定自己的选择。
“造血式”振兴的探索
在刘小婷看来,广东正在推进的“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关键要培育内生动力。”她带领的星火公司始终坚持“造血”模式,特别注重本地人才培养。
咖啡店现任店长是邻村腰岗的20岁小妹。她从零开始学习拉花、机器调试,如今做的咖啡已经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道具”。星火公司组织的乡村运营官培训已开展两期,有学员主动要求继续深造。这种人才培养正逐渐收获回报。随着运营团队日渐成熟,刘小婷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整体规划中。目前铁岗社区已改造闲置民房225多栋,引入文创、餐饮等业态17家,带动周边5个村落发展民宿和农家乐。2025年一季度,社区接待游客超8.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七倍,村民人均月增收2800余元。
初见刘小婷,会被她的外表所“迷惑”——素色新中式长衫,衣襟上绣着淡雅的青花,走起路来裙角生风,仿佛是从古画中走出的闺秀。但看到她指导阿姨们种花、为一条排水沟与施工队据理力争或者分析“客单价”“转化率”时,才会发现这小小身躯里蕴藏的巨大能量。“每个项目都像我亲手拉扯大的小孩,需要精心呵护。”她说。
在跟踪采访的大半年里,记者深刻感受到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执着与智慧。从“不理解”到“深深念”,从闲置老屋到网红空间,这个“95后”姑娘用行动探索出乡村振兴既要情怀更要专业,既要保留乡愁也要创新思维。在“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下,期待更多这样的“星火”在南粤大地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