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广宁 > 正文
强村公司+乡村工匠+群众参与+政府主导 广宁农房“穿新衣” “强村公司”挑大梁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农房风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房风貌提升,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特约记者 冯铁成

农房风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房风貌提升,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潭布镇拆石村委会田垌村。图源广宁发布

潭布镇拆石村委会田垌村。图源广宁发布

2024年以来,广宁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以潭布镇拆石村委会田垌村、江屯镇新坑村委会新一、新二村,洲仔镇金场村委会上龙颈村作为试点村,探索采用“强村公司+乡村工匠+群众参与+政府主导”新模式,推动农房外立面改造和村庄风貌提升建设。如今,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农房新貌不断蝶变,为建设和美广宁挥洒一笔浓墨重彩。

初春时节,沿着满目青碧的村道,记者来到了潭布镇拆石村委会田垌村。橘红色的屋檐,米黄色的墙壁,和砖红色的脚线勾勒出一幢幢雅致美观的农房,此时此刻,“山水间的家”有了更直观具象的视觉感受。看着乡村农房“细梳妆”,村民们的脸上也乐融融。

田垌村是拆石村委会下辖自然村,村内楼房有22间,共28户102人,其中赤膊房18间。由于该村临近主要交通线,“光秃秃”的农房着实稍显简陋。而碰巧的是,该村地形较为平整,人居环境整治基础好,结合上述现状,广宁县将其列为农房风貌提升试点。

然而,旧农房换“新颜”,如何撬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实现各村效益最大化则成为当地镇政府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为此,潭布镇政府学习借鉴汕尾海丰县农房外立面改造经验,注重党建引领,规划先行,逐步探索形成“强村公司+乡村工匠+群众参与+政府主导“的农房风貌提升新模式。

潭布镇政府规划建设办工作人员周伦峰介绍,此次引入的“强村公司”是潭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潭布镇14个村(居)委会合资组建,镇政府积极牵线该公司承包田垌村试点工作。此举一改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形式,采取了“强村公司——外地专业人士与本地乡村工匠相结合——农户”的新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强村公司”承包、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局面。

而“强村公司”的加入,最大的优点则是化繁为简,高效省钱。其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减少规划设计、招投标、监理等各项费用,财政支出比政府基建工程预算财审价降低约60%,施工费用为每平方米90元,进一步控制成本造价,推动工程项目高效落实。

为确保田垌村农房风貌提升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潭布镇还按照“7+3”奖补模式实施,并先行垫付试点建设需求部分资金,加强资金保障。

“以200方的农房为例,按照每平方90元的施工费用计算,共需要18000元,而村民只需要承担3成费用即6000元,就可以享受项目带来的实惠。”拆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洪潮介绍,该村还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和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推动群众投工投劳,广泛参与。“项目共改造升级了18间农房。从实施到完工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整体效果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同。”

在推进农房风貌提升项目中,记者留意到,当地还格外注重适时添绿,筑园造景。在试点之一的洲仔镇金场村委会上龙颈村,群众让地助力农房风貌提升配套建设,当地镇政府联合村委会,将上述地块进行合理规划,改造为公共停车场,植绿区域、村庄公园等,更增添了新农房的村野趣味。

广宁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指导中心主任莫炜表示,接下来将上述经验进行有效整合,计划沿用到“连线连片风貌提升”“国道县道沿线整治”等攻坚行动中,结合乡村底蕴,文化脉络,让美丽农房成为广宁乡村一抹亮色。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