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2024年度广东“微文明之星”郑梓豪家庭 “小善举”传递“大文明”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2024年度广东“微文明之星”名单发布,来自四会市下茆镇的郑梓豪一家榜上有名。在日常生活中,该家庭是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微文明”的?记者进行了采访。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赖楚欣 孙钰

近日,2024年度广东“微文明之星”名单发布,来自四会市下茆镇的郑梓豪一家榜上有名。在日常生活中,该家庭是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微文明”的?记者进行了采访。

郑梓豪一家。 受访者供图

郑梓豪一家。 受访者供图

2024年1月30日,郑梓豪与父母到梅州市一景区游玩。正当他们行至水上乐园附近休息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呼救声。三人立即起身,不约而同冲向事发水域。

“到场后,我发现原来是母女三人意外落水了,其中一名小女孩已失去意识,漂浮在水面上,另外两人则在靠近湖边的水里扑腾。”情急之下,郑梓豪顾不上口袋里的手机和钱包,纵身一跃跳进水中,奋力游向小女孩进行营救。他的父亲郑锡飞和母亲李伙容则合力,将靠近湖边的母女两人拉上岸。

在郑梓豪一家的帮助下,落水的母女三人最终得救。看着她们安然无恙,郑梓豪一家默默地离开了现场。事后,被救母女一家通过当地媒体找到他们,并表达了谢意。经报道后,该事件才逐渐被大众知晓。

记者了解到,郑梓豪是四会市下茆镇龙湾上巷村人,是一名退役军人,目前正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就读大三,其父母均是企业职工。除了上述救人事件,平日里,他们一家也经常用行动帮助和温暖他人,积极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郑梓豪告诉记者,他自小便是在父母乐于助人等品质的熏陶下成长。令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有一天半夜,父亲的手机铃声忽然响起。原来,村里一名独居男子因突发疾病,肚子剧烈疼痛。无助之际,他只好向郑锡飞求助。随后,郑锡飞赶到其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陪他到医院进行治疗,最终成功助男子脱离了危险。

“那次,父亲回家时天已亮。当时,我心里尤为触动,觉得这个平凡的父亲特别伟大。”郑梓豪自豪地说,平日里,村里或者村民家中有需要,如村里活动需要志愿者,村民家中电器坏了要维修,家具需找人帮忙搬抬等等,他们家都会高兴地伸出援手。正因此,一直以来,郑梓豪一家与邻居相处得尤为融洽。

郑锡飞还向记者透露,自2022年9月,郑梓豪到珠海就读大学以来,他经常利用周末、寒暑假,到当地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至今,他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超过400个小时。服役期间,他还曾获得部队嘉奖,被授予“四有优秀士兵”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能在平凡岗位,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微薄的力量。”郑梓豪说,未来,他们一家将继续从自身做起,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用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