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以综治中心为笔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考考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需以绣花功夫织密服务之网。近年来,肇庆以综治中心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截至2024年12月,全市9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部挂牌运作,市县镇三级综治中心建成率100%,初步构建统筹推进的实战化运行体系,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在肇庆这片土地焕发新活力。

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以前群众来回跑,如今数据跑全程。”德庆县综治中心通过“1厅3区N室”的功能集成,将19个部门、7个专调委的力量汇聚成“一站式服务矩阵”,矛盾调解同心理疏导叠加,从而让传统治理单元实现从物理叠加到化学反应的根本转变。

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肇庆各地深谙“形神兼备”之道。高要区将综治中心选址在司法局旁,形成“十分钟政法服务圈”;广宁法院创设“德叔调解工作室”,让退休法官化身“和事佬”。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肇庆各级综治中心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14883宗,成功化解14528宗,实现了“综治中心不是简单地把部门在空间上聚在一起,而是构建矛盾纠纷立体化解的生态闭环”的构想。

因地制宜出实招

“网格员就像毛细血管,把矛盾隐患过滤在最前线。”在广宁县横山镇网格员李大姐的巡查日志里,记录着从宅基地纠纷到欠薪事件的化解轨迹。该镇创新“三调联动”机制,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形成梯度过滤:一般纠纷由村调解委先行调处,涉政策问题引入行政调解,重大矛盾对接法院诉前调解。

德庆县用“三级排查”织密防控网,高要区以“平安大走访”延伸治理触角。当广宁法院将心理疏导引入家事审判,当四会市用“群众监督小组”把关工程质量,传统治理方式便实现了从刚性管控到刚柔并济的跃升。正如参与某陶瓷厂欠薪纠纷调解的法官所说:“我们既要维护法律刚性,也要保留人性温度,这才是真正的定分止争。”

科技赋能治理升级

“这个热力图就像治理‘心电图’,哪里‘心律不齐’一目了然。”在广宁县横山镇综治中心,值班人员展示着矛盾纠纷数据图谱。该镇通过“粤平安”平台实现隐患动态感知,让“云巡查”与网格员脚力互补,大数据分析与群众智慧结合,构建起全域防控体系,为传统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细看肇庆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之路,已经颇具成效。当62岁的陈阿姨拿到司法救助金表示“没想到还能看见这笔养老钱”时,背后的“支持起诉智慧系统”已完成42名妇女追讨劳务费纠纷起诉案,成功讨回薪酬122755元。德庆县将公共视频资源接入平安肇庆建设视频资源,打造全域性立体防控体系;高要区构建“1+17”纵向体系,让区镇两级数据实时交互……这些数据支撑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成为了温暖民心的桥梁。

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转化。肇庆的实践表明,各地综治中心既要保持“如臂使指”的指挥效能,又要释放“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共治活力,才能真正发挥综治中心在基层治理“中枢神经”的作用。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