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冬季,不少地方收割后的稻田都在“躺平”,等待来年的春耕。而在鼎湖区沙浦镇桃一村一片百亩稻田,里面藏满了欢蹦乱跳的宝贝。1月6日中午,农田主、广东庆硕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卿芬芳带着记者前往“探宝”。
此时的稻田里满是清水,稻茬露在水面,水体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水底一簇簇茂盛的茜草,在微波的推动下,尽情地舒展着腰肢。
只见卿芬芳轻轻拨开一丛茜草,几只小龙虾箭一般弹出来,立即又弹向另外的茜草,隐入其中。“里面养殖的是反季节小龙虾,这就是我们的‘活宝’。”卿芬芳告诉记者,小龙虾喜阴怕光,属于夜行性物种,白天会躲在水草、稻茬里,晚上才会出来活动及觅食。
“经过90多天养殖,小龙虾已经从水花苗长到上市的标准,最大的接近50克。”卿芬芳介绍,为探索肇庆的气候、水质和土壤是否适合冬季养殖反季节小龙虾,他们去年8月拿出100多亩稻田,尝试稻虾共养。
该公司技术总监谢先生提到,在养殖过程中,稻谷和小龙虾各不相扰,还互得其利。“水稻因为小龙虾的排泄物增加了天然营养,达到绿色生态大米标准。小龙虾则借助水稻愉快生长,水稻成为它们生活和躲避天敌的港湾。”谢先生介绍,生态养殖小龙虾的要求较高,如稻田不能有农药残留,水体要干净、清洁,确保养殖出来的小龙虾健康、安全。
据了解,传统养殖的小龙虾一般在每年5至7月份上市,养殖周期在90天至120天之间。记者从肇庆市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目前肇庆小龙虾养殖户不多,而且都是传统时间上市,反季节养殖鲜有见到。
“我们选择在春节(约2月份)前后上市,就要提前孵化、育苗,而这项技术是反季节小龙虾养殖行业当中的难题。我们和科研机构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最后攻克了这个难关。只有‘人无我有’,产品才能卖到好价钱。”谢先生说。
“实行稻虾共养,相得益彰,提升了基本农田的价值。”卿芬芳介绍,小龙虾比较耐寒,气候在零度以上可以正常生活,不用覆盖大棚保温,肇庆很多地方都可以露天养殖。“通过试验,亩产200~300斤,按目前广东的塘口价,亩产值在1万元至1.5万元,比传统时间上市的小龙虾贵3至5倍。由于冬季新鲜小龙虾供不应求,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不少客户的订单。”
该公司工作人员走进稻田,张网捕捞了一些小龙虾。记者见到,这些欢蹦乱跳的小家伙,个头有成年人两个手指大小,有的还张牙舞爪,展现出它们的生猛。
在实践取得成功后,该公司增强了信心,目前已经开始筹建肇庆的小龙虾育苗基地。“到时候将联合农户、合作社、大种植户等,共建稻虾产业园,做大做强肇庆反季节小龙虾产业。”卿芬芳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