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覃冠华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打通政务服务跨域办理难点堵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办事体验,近年来,我市着力打破区域限制,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某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走进高要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跨省市场主体迁移调档业务。原来,他此前在广西梧州万秀区注册了一家公司,考虑到业务发展需要,去年以来,他一直有意把公司迁到肇庆高要。碍于对迁办流程不熟悉,加之跨区办理需两地跑,较为耗时费力,他只好将该计划搁置。
上个月,高要与梧州万秀区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首批4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得知情况后,李先生在准备好相关材料后,抱着一试的心态前往高要区政务服务中心。
得知李先生的需求后,该中心“跨省通办”窗口人员随即引导他提交了企业跨省迁出申请,由两地窗口通过视频连线、邮政寄递等方式,流转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并结合已进驻高要综合窗口的企业迁入业务,“一站式”为李先生办理了企业迁移服务。
据了解,以往企业办理迁移,要先到拟迁入登记机关提出迁入申请,开具同意迁入调档函后,再到迁出机关开具同意迁出调档函,迁出机关将档案邮寄至迁入地,迁入机关收到后再通知企业进行变更。整个过程,申请人至少要往返两地办事大厅3次。实现异地办理后,申请人只需到迁入地办理即可,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幸亏开通了‘跨省通办’服务,我办理企业迁移终于不用在万秀和高要两地来回跑了,节省了不少时间和成本!”办好业务后,李先生乐呵呵地点赞道。
同样在肇庆办理了“跨省通办”业务的,还有广宁居民梁女士。梁女士的丈夫戴先生是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人,婚后随她到广宁定居。前段时间,戴先生因意外入院治疗,考虑到丈夫在户籍地购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她专门来到广宁县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业务相关手续。
据悉,以往,异地就医备案业务需要申请人返回购买地办理。但因广宁与宜章已开通“跨省通办”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异地代收代办模式,当场便为戴先生办好了该业务,切实解决了其异地办理难题。
上述业务得以顺利办理,得益于我市大力推进“跨域通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审批协调服务科科长莫一民介绍,为加快建立跨区协作机制,打通跨区政务服务办理“肠梗阻”,近年来,我市积极与各地沟通协调,不断扩大“跨域通办”版图。如大力推进粤黔政务服务事项全域“跨省通办”,积极对接国家“跨省通办”平台和省事项管理中枢系统,与贵州省安顺市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异地就近交件、跨域远程协同、属地办结反馈”工作机制等等。
“构建完善市、县、镇(街道)、村(居)四级工作架构,实现‘无差别受理’是我们的工作亮点之一。”莫一民告诉记者,为深化“跨域通办”,筑牢“跨域通办”模式标准基础,我市在省统筹的基础上,大力构建完善四级工作架构,推动事项规范化、动态化、持续化管理。同时,依托“粤智助”,推出高龄老人津贴申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签注居住证等异地服务事项,以提升异地“就近办”服务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四会试点推出了澳门“跨境通办”服务。依托“人工智能柜台”自助服务终端,能为四会在澳群体办理企业职工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残疾人证挂失补办等事项。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与广西梧州市、贺州市、桂林市、来宾市,湖南郴州市,海南海口市,贵州安顺市等地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依托政务服务“云上办”专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109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全覆盖,提前1年完成国家任务;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上线“跨省通办”事项818项、省内通办事项1650项。其中,省外已覆盖4个省份7个城市,省内涉及广州、深圳、珠海等12个城市,有效打破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区域限制,切实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