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特约记者 杜哲锋
近日,端州区宋城骑楼街传来好消息,退出历史舞台57年的倚岩茶楼以崭新面貌重新开张。这个100年前开业的肇庆最著名茶楼,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热闹非凡,已深深印记在肇庆历史记忆中。重新“复活”的倚岩茶楼,它的装修风格怎样?其菜式有啥变化?市民群众对其复业有何看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重新复业的倚岩茶楼,吸引不少老街坊前来打卡怀旧。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摄
倚岩茶楼“复活”当年味道
11月11日傍晚,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入天边,宋城骑楼街的霓虹灯渐次亮起来,把曾经肇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映照得流光溢彩。位于街道中段的“倚岩茶楼”四个红字招牌十分显眼,让人远远就能看到。
记者来到倚岩茶楼前面,看到这里新开了间经营肇庆特色美食布院牛肉的火锅店,三三两两的食客慕名而来,不一会儿,一楼的餐桌就几乎坐满。
“真好吃!牛肉丸很美味,牛百叶也很新鲜!”从山东来旅游的周氏夫妇正在品尝牛肉火锅,对店里的菜品赞不绝口。
记者看到店里的装修极具“民国风”,保留了古朴的青砖,头顶是仿古吊灯,摆放着大喇叭留声机,墙面刷着让人热血沸腾的标语,让人在大快朵颐的时候,仿佛穿越回当年的鼎盛时光。
店负责人陈石泉告诉记者,盘活倚岩茶楼,源于今年7月他和儿子在骑楼街的一次游览。当他们来到倚岩茶楼旧址时,看到曾经辉煌一时的茶楼静静立在街边,富有家国和历史情怀的他当即决定,要为肇庆文旅振兴“干点事情”,他立即和广东省广轻端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洽谈,仅用一天时间就签下房屋租赁合同。
紧接着是紧锣密鼓的装修。“装修期间,我坚持恢复原貌、修旧如旧、守护历史文脉的理念,最大程度保留茶楼的原始结构和装饰。”陈石泉介绍说,经过三个多月的装修,茶楼在10月底顺利开业。
陈石泉告诉记者,民国时期的倚岩茶楼是肇庆最著名的饭店,是当时达官贵人聚会的首选地。“在茶楼的胜利厅,李宗仁、白崇禧、余汉谋、梁寒操等中国近代史名人都曾在此厅设宴招待宾客。”
为展现这段历史,陈石泉专门在茶楼入口最显眼位置的墙壁上,临摹了当年肇庆名人梁寒操赠给倚岩茶楼的那副鹤顶联:“倚栏低首谈风味,岩石点头叹异香。”
为重现当年最出名的几道菜式,新开张的倚岩茶楼也供应牛肉丸、牛百叶等,让食客在重温茶楼的辉煌历史中品赏美味。
吸引老街坊前来怀旧
倚岩茶楼在原址重新开业的消息,在肇庆老街坊之间不胫而走,不少老街坊获悉后,专门回到此地寻味怀旧。
今年90岁的陈汉是云浮人,1960年到肇庆工作,此后一直在端州生活。听说倚岩茶楼重新开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专门赶来。
“茶楼当年人来人往,十分兴盛!”陈汉告诉记者,当时的人们把到倚岩茶楼喝茶当做十分有面子的事。“茶楼的排骨、烧卖和裹蒸都十分出名,我和家人到茶楼喝茶时,常常点一壶普洱,品赏‘一盅两件’。”说起这段回忆时,陈汉的眼里发出闪亮的光芒。
和陈汉一样,对倚岩茶楼有着深厚眷恋之情的还有来自鼎湖区广利街道的周涛。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86岁,倚岩茶楼鼎盛时期,他才十多岁,在高要新桥中学读初中。“有一天,我爸爸专门打电话到学校来,告诉我‘涛仔,今天放学,我请你到倚岩茶楼喝茶!’”听到父亲的这句话,周涛兴奋极了。
“我记得当时的茶楼十分热闹,人山人海。服务员使用的茶壶很大,我们当时的座位在二楼,服务员捧着蒸笼走到顾客面前,里面摆放着蒸排骨、蒸牛肉丸等,还有蛋散、沙琪玛等都十分出名,让人垂涎欲滴。”周涛对茶楼当年的盛况回忆清晰,对茶楼当年使用的茶具印象深刻。
茶楼计划恢复早市
陈石泉告诉记者:“未来,等茶楼的生意走上正轨,会考虑恢复做早市,届时欢迎广大老街坊回来这里寻找旧时美味。”
倚岩茶楼成立于1924年,是肇庆最早开业的茶楼,档次也最高,是肇庆饮食行业的“老字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初,倚岩茶楼叫景云楼,其间数易其主,店名改为照岩楼,最后又改为倚岩楼。
据历史文献记载,倚岩茶楼烹饪的菜肴迎合各阶层人士的喜好,设有早、午、晚市,薄利多销,饭菜和点心讲究色香味俱佳,粥饭炒粉、肉包饺子、糕饼糖果一应俱全。每隔一周还会更新调整菜色品种,声称“星期美点”。如顾客需要,还可以提供名厨上门特制筵席的服务。
倚岩茶楼经常利用肇庆知名特产,制作蜜饯糖莲藕,利用本地冬瓜、柚片、剑花、鸡蛋花与其他食品搭配,制作精美糕点,食客打包赠送亲友,借以扩大影响,招徕八方顾客。每年中秋节前,倚岩茶楼还会推出粤式月饼售卖,很受市民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倚岩茶楼于1956年转为公私合营,直至1967年停业后,才改作肇庆地区医药公司门店。
停业57年后,此次倚岩茶楼再次出发,能否续写餐饮业辉煌呢?我们拭目以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