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江绮微 赖宇姬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增强居民群众健身意识,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近段时间,我市各地相继举办了形式不一的“村BA”。来自田间地头的球员,从各地赶来观赛的观众,为赛事出钱出力的乡贤,无不展现出接地气、聚人气的乡土魅力,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凝聚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四会市大沙镇: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前不久,随着最后一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四会市大沙镇岗美村第二届“村BA”在居民的不舍中落下帷幕,岗美队再次拔得头筹,实现“二连冠”。而该村也因此次篮球赛,实现了旅游和经济同步发展。
“我们这次赛事共吸引了全镇16支队伍、208名球员参与。”岗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文生介绍,在大沙镇政府的指导下,今年,该村委会成立了岗美村文体协会,并依托该协会组织了镇第二届“村BA”,比赛场地就设在该村新建的标准化篮球场。
为更好接住“村BA”带来的流量,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早在赛事开始前,岗美村就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全面升级。“我们完善了村里的农房风貌、道路等,并建设有多个休闲小公园。”马文生告诉记者,该村还在篮球场旁,盘整了17亩连片鱼塘,打造成以荷韵为主题的景观塘,建有亲水平台、曲桥、休闲凉亭和音乐喷泉,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村级游玩线路。
7月19日晚,该镇“村BA”正式开赛,自此,岗美村也迎来了旅游和消费热潮。“每场比赛,篮球场均座无虚席,吸引了大量辖区及周边群众前来观赛,甚至有贵州、香港、深圳等地游客慕名而来。”马文生说,得益于“村BA”,该村的名气进一步提升,“近段时间,村里的餐饮店、特色农副产品和小吃销售点的营业额明显提高。”
梁海燕在岗美村经营餐饮店近8年,谈及“村BA”带来的流量,她高兴不已,“以往店里生意不咸不淡,但是,赛事开始至今,我们店及附近餐饮店的顾客明显增多,单单我们店的营业额就较以往高出了近五成。”
徐燕红也是岗美村人。得知村里要举办“村BA”,她决定抢抓机遇,在村里物色一个摊位,售卖自制的柠檬茶,“生意出乎意料地好,每天营业额都超300元。”她说,尽管如今“村BA”已结束,但每天仍有不少游客慕名而至,有效带动了该村旅游和经济发展。
高要区蚬岗镇:居民乡贤齐齐出力
8月伊始,高要区蚬岗镇第一届“村BA”正式拉开帷幕,由该镇12个村(社区)等组成的14支参赛队伍,在蚬岗镇文体广场火热“开打”。而该赛事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居民和乡贤的积极参与。
古迳村是蚬岗镇其中一个村委会,也是该次“村BA”的参赛者之一。“我们村有9个自然村,一直以来都有组织举办村级篮球赛的传统,基于此,村里有一支庞大的篮球队伍,他们对村里的赛事向来积极。”古迳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益文透露,上个月,该村组建篮球队的招募令一经发出,就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不到半小时,就招满人了。”
令陈益文感动的是,得知村里要参与“村BA”,外出发展的乡贤纷纷捐资捐物,助力赛事高质量进行。何均华是古迳村人,也是此次“村BA”的赞助者之一。他表示,为推动家乡体育事业发展,每年村里举办篮球赛,他都积极出钱出力。“这次‘村BA’,看到那么多在外务工的青年主动返乡参赛,我也想出一份力。”为此,何均华特意驱车回到家乡,向村委会捐赠了数千元物资。此外,每场比赛,他都会到场为球员们加油鼓劲。
据统计,此次“村BA”,古迳村乡贤共赞助了资金2万多元,为篮球队购置参赛物资、制作参赛道具以及组织村民参与等等,提供了坚实基础。
除了古迳村,蚬岗镇其他村(社区)也得到了村民和乡贤的积极响应。如蚬一村、富佛村、富金社区等地乡贤和企业纷纷行动,或捐赠物资,或加入村里的啦啦队行列,或主动到场担任赛事志愿者,聚力打造了一场场有温度、有活力、有品质的村级体育盛事。
四会市东城街道:提升凝聚力助力和谐社会
“今晚的‘村BA’,我们村篮球队有比赛,我得赶紧过去助力。”近日下班后,四会市东城街道清东村村民刘耀东匆匆吃了两口饭,便放下碗筷赶到街道体育中心。彼时,球员们正在场上激烈角逐,从各地赶来的观众不停地加油呐喊,气氛甚是热闹。
东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陈金泉介绍,为丰富街道文化体育活动,8月5日,东城街道首届“村BA”拉开帷幕,共吸引了来自辖区各村(社区)、企业、单位共16支队伍参与。
随着赛事的进行,原本平静的各村(社区)顿时热闹了起来。“每逢有赛事,村民们相互奔走相告,约在一起去观赛。有经验的老球员则早早来到现场,为比赛出谋划策。”谈及此次“村BA”,清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水强连连点赞,它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体育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将原本毫无交集的村民联络起来,进一步提升了乡村凝聚力。
不止清东村,其他村(社区)居民同样因赛事而加强了交流。“以往,社区居民为了生活,不得不走南闯北、各奔东西,大家鲜有机会坐在一起闲话家常、联络感情。”沙头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永强说,但是,为了村里的荣誉,不少外出务工、读书的青年,特意赶回参加比赛;居民们得知情况,纷纷放下手头上的工作,齐齐到场为球员们加油鼓劲,大家可谓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陈健是沙头社区居民,一直在东莞读书。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得知家乡举办“村BA”后,他毫不犹豫返乡参赛。令他没想到的是,虽然其很少与邻居们交流,但是每次比赛,邻里乡亲都会和他的家人结伴来到现场,为他们助威呐喊。“每次听到他们的欢呼声,心里都暖暖的,这是乡村凝聚力带给我的归属感。”
在陈金泉看来,这次该街道统筹举办的“村BA”,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赛事,还是联络居民感情,促进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窗口,进一步丰富了当地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