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交警严查“摩电”私装遮阳伞违法行为 遮阳伞变“夺命伞” “摩电”私装危害大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夏季天气持续高温多雨,不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为了防晒、挡雨,选择为自己的爱车加装遮阳伞和雨篷,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遮阳伞就会变成“夺命伞”,危害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绮彤

近日,在东莞厚街发生惊魂一幕:市民钟女士骑电动自行车外出,途中与另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由于钟女士的电动车加装了遮阳伞,车子倒下时遮阳伞断裂,导致一根伞骨直接刺入脸部,当场血流不止。所幸经过及时的治疗,目前钟女士恢复情况良好,她表示:“遮阳伞是我在电动车店加装的,以后再也不敢用了。”

夏季天气持续高温多雨,不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为了防晒、挡雨,选择为自己的爱车加装遮阳伞和雨篷,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遮阳伞就会变成“夺命伞”,危害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广宁公安交警依法查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私装遮阳伞等违法行为。 受访单位供图

广宁公安交警依法查处摩托车、电动自 行车私装遮阳伞等违法行为。 受访单位供图

据了解,肇庆公安交警近期在开展夏季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了多起私装遮阳伞的违法行为,执勤警员对其进行了现场劝导和处罚。“私装遮阳伞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遇大风大雨天气易被刮倒,还会影响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转弯的机动灵活性,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在行驶过程中,也容易受侧风力影响,造成失控引发意外,增加碰擦事故的发生率,切不能贪图一时之便而不顾安全。”通过对违法驾驶员的耐心讲解和劝导,驾驶员认识到了其中的危害,现场拆除加装的伞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肇庆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不得驾驶非法改装、拼装的电动自行车,不得驾驶非法加装挡风、遮阳、遮雨、高分贝音响等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在坚持严查整治的同时,肇庆公安交警部门还结合“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向群众讲解“摩电”私装遮阳伞、驾乘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无牌无证驾驶的危害性。广大市民纷纷表示,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肇庆公安交警提醒,驾驶员不要为了提高“防晒防雨的指数”,而降低了“安全驾驶的系数”,已经加装遮阳伞的车主应自觉进行拆除。同时,出行佩戴好安全头盔,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共同营造平安、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