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陌上新柳掩映,更有溪流静静,遨游在郊野,踏青观景……”近日,记者走在端州区江滨四路北堤下路时,一首旋律优美、情意绵绵的粤曲小调从古巷里传出,让人赏心悦耳。进入见到,里面藏着一个粤曲演出舞台,一群粤曲艺术爱好者正在倾情演绎《春日郊游》。
这群粤曲艺术爱好者正是肇庆粤韵红豆曲艺社成员。粤曲演唱者站在舞台中间演唱,丝竹管乐师傅分列舞台两侧,高胡、二胡、扬琴、笛萧、唢呐等乐器,构成了一个小型的民乐团。
肇庆粤韵红豆曲艺社在演唱粤曲。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摄
肇庆市曲艺家协会理事罗卓宁告诉记者,该曲艺社的前身是肇庆粤韵曲艺社,成立于2011年,由6个粤曲爱好者发起,大家筹集了2万多元,购置了一批演奏乐器,然后吸纳乐器师傅一起“玩”了起来。
“我们一直在锦绣山河小区的公园演奏,每周一三五都会聚在一起,吸引了不少行业的粤曲爱好者加入。”罗卓宁说,随着队伍的壮大和完善,演奏水平的提高,经常被邀请参加农村喜事、寿宴、祠堂重光等庆典,以及我市举办的“私伙局”活动和敬老慰问演出。同时,也经常受邀到佛山、广州、东莞及广西梧州、贵港等地交流。
曲艺社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多是退休人员,年纪最长有80多岁。由于室外演出条件受限,新上任的社长何玉霞把自己的老宅装修一番,精心打造成了别具一格的粤曲小院,免费提供给曲艺社使用。2019年,曲艺社搬进了“新家”,古朴典雅的环境,浓郁的粤曲文化氛围,为演出更增添韵味。
每周一三五,古巷里传出优美的粤韵旋律,常常吸引街坊过来欣赏,也吸引了年轻力量加入曲艺社。“年轻人的加入,让粤曲文化有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罗卓宁对记者说道,同时,在市曲艺家协会的推动下,他们也会开展“粤曲进校园”活动,让下一代了解粤曲、喜欢粤曲。
“有几个祖籍台山的粤曲发烧友,每年都会从美国回来到曲艺社交流。”何玉霞说,曲艺社倡导“以曲会友”,将曲艺社演唱视频发布到网络,让更多的发烧友了解粤曲,了解肇庆粤韵红豆曲艺社。没想到视频发布后,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粤曲发烧友关注,浏览量最高的视频达到两万,经常被问要地址,这周已有三批来自广州、佛山、阳江的粤曲发烧友前来交流。他们大多通过视频或口耳相传知晓。
近年来,在市文联、市曲艺家协会的指导下,曲社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如珠三角其他城市、香港、澳门甚至美国的曲友,到曲艺社参与联谊交流,活跃我市的曲艺交流活动,让粤曲的生命力在肇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绵延不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