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少年学狮夜灯下 鼎湖江溪村开设首期醒狮培训班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一到晚上,鼎湖区永安镇江溪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便热闹了起来。村中“小孩哥”“小孩姐”有模有样地扎马步、摆腿、挺腰,跟着当地醒狮团教练学舞狮。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明红 通讯员 马凯勇 赖超

一到晚上,鼎湖区永安镇江溪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便热闹了起来。村中“小孩哥”“小孩姐”有模有样地扎马步、摆腿、挺腰,跟着当地醒狮团教练学舞狮。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广东醒狮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溪村的醒狮文化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春节都会组织村民开展醒狮大汇演、醒狮到家拜年等传统活动。

少年跟随醒狮团师傅学舞狮头。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赖超 摄

少年跟随醒狮团师傅学舞狮头。 通讯员 赖超 摄

今年5月,在社会各界的踊跃支持下,江溪村成立江溪蔡李佛醒狮团,计划在每年寒暑假,由醒狮团成员担任教练,义务教导青少年醒狮技艺。

“免费的,以后也是免费的!无偿为我们的小朋友服务,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醒狮团师傅谢卓明热情招呼青少年学醒狮。

首期暑期醒狮培训班于近期开展,吸引了村中数十名少年踊跃参加,年龄涵盖4岁到16岁。

今年读初二的谢晓霖,跟其他师兄弟一样,每天晚上都会准时来学舞狮。尽管训练辛苦,一晚下来大汗湿透衣服,但他的学艺热情丝毫不减。“一来可以传承江溪村蔡李佛醒狮文化,二来也可以有一个充实的暑假,可以锻炼身体。”他说。

13岁女孩郭韵儿一直都喜欢醒狮活动,也在培训班上找到志同道合的好闺蜜,“这里还有女子团队,我希望可以和她们一起出去表演”。

醒狮团20多名成员每晚都会到场,无偿做好醒狮技艺“传帮带”。更有人不远百里抽空从广佛地区驱车回村,只为传递好这一传统文化“接力棒”。

醒狮团师傅马兴广表达了他的期盼:“我们利用这种方式,去引导小朋友少玩手机,多学习醒狮技能和武术技能,引导他们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获得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