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金利:定格“百千万工程”的“爱群”时刻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黄国森

汽车一路畅行在金利迎宾大道,空旷的街景让记者感到陌生。距离龙年春节还有三天,往日早晚都车水马龙的肇庆工业第一大镇逐渐慢下脚步。

但是,“百千万工程”推进的脚步却一刻不曾停下来。

今年,是肇庆“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年。坐落在金利的东北角的爱群村被列为市级典型村之一。

山水相依,人杰地灵的高要区金利镇爱群村。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小明 摄

爱群村历史悠久,面朝西江,背靠牛眠山,山水相依,人杰地灵。1986年,爱群已建设成为文明村,也是金利有名的华侨村,现有460余人旅居香港。据村中老人回忆,90年代早期,其他村落的小学还是用杉木搭建,而爱群村在一众乡贤的聚力下,早早把村小翻新为两层砖房。村容村貌之领先,一时无两。不过,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爱群村也逃不过年轻人出走的命运,村庄发展甚至一度落后于高要其他地区。

“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吹响以来,爱群村可谓一月一小变,三月一大变。

村口从单车道变四车道,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坑坑洼洼的村道完成白加黑改造,铺设沥青路面;三十多间危破房被拆除,四荒地建成“四小园”;年久失修的篮球场即将完成改造提升,让附近的金淘工业园的职工又多了一个工余好去处;池塘景观启动修旧如旧的风貌提升计划,工人正在翻新粉刷围栏;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新种上的三角梅和千叶红驱散了冬天的萧瑟……

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精力也需要财力。爱群村灵活发挥龙总作用,带动乡贤投入资金对新村约500米巷道进行硬底化建设,新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新建口袋公园1个,村庄实现了“整、齐、美”。此外,多方筹集了资金约80万元,将原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修缮升级,配备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会议室等场所,为党员、群众提供学习活动场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场所。

人居环境整治后的高要区金利镇爱群村面貌焕然一新。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小明 摄

不断提高村集体收入也是典型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爱群村有一片70亩的基本农田,由于排水不畅,常年浸泡,丢荒十年。如今,排水渠已经修好,在高要区农业农村局和金利乡村振兴办的牵线搭桥下,一家企业看中了这片好地,拿下来十年的承包权,夏天种水稻,冬天则种上格桑花,以花海吸引广州佛山的游客拍照打卡,带旺爱群村的人气。

驻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还打算盘活西江边的码头用地,引进文旅企业,利用西江廊道的地理优势,打造露营、钓鱼等文旅空间,进一步带动乡村振兴。

不得不提的是,爱群村的这些变化离不开一群年轻人——驻村干部的努力。最近,这群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响应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几乎每天都一头扎在村里,和村干部一起紧密合作,抢抓“百千万工程”和县镇村绿化的“春光”。

这群人里最年轻的,是2001年出生山西人温启茂。2022年底,刚刚大学毕业的他来到金利高新区报到,开启了乡镇公务员的生涯。平常,他既要跟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十几个项目,也要开展驻村工作。

“作为一个连池塘都没有的北方人,我很羡慕广东地区拥有这些有趣的乡土文化载体和符号。”谈起驻村工作,他一脸兴致盎然。去年,他一边当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一边首次体验龙舟竞技和端午祭祖等广东特色民俗活动,让温启茂对这片本来陌生的土地积攒了越来越多情愫。

来金利一年,他骄傲地告诉记者,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听懂粤语。“语言是融入爱群乡亲们的第一关,驻村工作关关难过关关过。”他坦言,乡镇工作和想象中很不一样,与村民的沟通就是其中最难的一环。

所幸,金利为每一位新人都配对了一位工作生活上的“导师”,让年轻干部更快适应基层、更好成长。温启茂的导师正是担任爱群驻村组长的金利高新区投促局局长李明烨。“师傅”一毕业就到金利工作,已经服务基层十年了,五年扶贫三年征地的经历,造就了他丰富的群众沟通经验。在推进爱群“美丽乡村”八大行动的过程中,温启茂跟着导师冲在第一线,从危破房拆除到杂物清理,都需要让村民更好地理解“百千万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看着“师傅”忙前忙后的身影,温启茂说:“来爱群不过一年,这里的变化肉眼可见,导师的指导和关心无微不至,工作很有动力。”

村委门前的口袋公园里,一个月前,县镇村绿化暨“美丽肇庆·美好家园”全民行动中种下的凤凰木、宫粉紫荆等树种正迎着寒风,顽强生长,像极了在“百千万工程”中攻坚克难的干部群众,也象征着爱群村“富”“净”“绿”“美”“强”“治”的美好未来。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