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年以来整治违法占用土地4450亩,复耕384亩 肇庆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在鼎湖区某地违法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塘养鱼整改现场,记者看到,这个面积达83亩的整改地,如今已全部种上了水稻,绿油油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等待着丰收的来临。而此前,这一大片良田被挖成了鱼塘。

鼎湖区某地一良田被违法违规挖成鱼塘。受访单位供图

鼎湖区某地一良田被违法违规挖成鱼塘。受访单位供图

经过整改后恢复水田原状。受访单位供图

经过整改后恢复水田原状。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近日,在鼎湖区某地违法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塘养鱼整改现场,记者看到,这个面积达83亩的整改地,如今已全部种上了水稻,绿油油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等待着丰收的来临。而此前,这一大片良田被挖成了鱼塘。

稻田变鱼塘的时候,被国家土地卫片监督检查中发现,认定属于违法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行为,责令恢复原状。属地政府组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对违规地块进行立案查处,并对鱼塘进行了回填,恢复了水田功能。

今年以来,肇庆市自然资源局不断加大查处非法占用耕地的力度,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要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力抓好违法用地整改工作,保护好良田沃土,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耕地保护,我市敢于动真碰硬,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在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方面,严格落实“八不准”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开展整治。我市印发了《肇庆市坚决整治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八条硬措施》和《肇庆市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若干硬措施》,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

2023年以来,我市共整治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图斑280宗,同时要求未完成整改的146个问题在年底“清零”。在卫片执法整治方面,2023年以来我市已整治违法占用土地4450亩,复耕土地384亩,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此外,我市通过司法衔接,增强对自然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力,让耕地保护手段带“高压线”。

据了解,我市将继续采取措施,守牢耕地红线。首先,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树牢耕地保护“一盘棋”思想,县、镇、村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时刻绷紧党员干部耕地保护这根弦。严格落实《肇庆市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若干硬措施》,与纪检监察、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等部门形成合力,大力整治违法违规用地问题。

其次,加大巡查监督执法力度,建立自然资源部门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贯通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强化重点管控,从源头上防止耕地无序流出。在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的基础上,构建“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用途管制体系。

再次,加强监督检查和部门协作,进一步堵塞漏洞,从源头上禁止农用地用于非农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社会面宣传教育,营造耕地保护浓厚氛围。鼓励群众对破坏耕地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良好局面。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