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陈容娇家庭 互敬互爱的和睦家庭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兔年春节,我们这个大家庭又聚在一起,非常开心。现在的日子过得既开心又充实。”2月9日,居住在德庆县德城街道登云村的陈容娇,向记者说起了春节期间的开心事,语气轻松且喜悦。

陈容娇家庭。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兔年春节,我们这个大家庭又聚在一起,非常开心。现在的日子过得既开心又充实。”2月9日,居住在德庆县德城街道登云村的陈容娇,向记者说起了春节期间的开心事,语气轻松且喜悦。

陈容娇家庭是一个再婚家庭。1986年,丧夫的陈容娇与丧妻的徐丽汉经人介绍,各自带着孩子组成了新家庭。当时,陈容娇有两个儿子,徐丽汉有六个子女。37年来,他们相互扶持、温馨和睦,身体力行诠释家的含义,弘扬家庭美德。2020年,这个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我今年72岁,丈夫丽汉今年87岁。”陈容娇虽然上了年纪,记忆力依然很好。夫妻俩每次过生日,双方的子女从不缺席,哪怕在外省工作也会赶回来。全家人欢欢喜喜聚在一起,热闹而和谐的场面,让不少邻居羡慕。“从1988年到现在,每次过生日都这样。”徐丽汉一脸的自豪。

有人认为,对于再婚家庭,夫妻各方的子女一般难以融合,甚至发生矛盾。结合之初,陈容娇和徐丽汉也曾一度担忧。但接下来的日子,让这对夫妻完全放下心来。“他们相处得很好,相互理解和包容,相互支持和爱护。”这是夫妻俩多年观察后的体会。

当时,为了让一家十口过上和睦幸福的日子,陈容娇发挥着善于团结人的长处,将家里家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为帮补家计,她利用闲暇时间组织一家人做手工活。她说,全家人围坐一起,既是交流感情的时候,又是教育小孩的最好时机。对此,徐丽汉全力配合,妇唱夫随,让这个大家庭的生活过得恬静而温馨。

在徐丽汉的小儿子徐进杰眼中,陈容娇就是自己的亲妈。自他懂事起,就将陈容娇与妈妈的形象完全重叠,没有丝毫的生疏与忸怩。在徐进杰印象中,陈容娇从来没有打过他,哪怕小时候再淘气,也不会受到严厉的斥责,“妈妈用言传身教来感染我。”

“爸爸对我们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并尊重我们的选择。”陈容娇的大儿子叶耀杨说。在部分人眼中,女方带着孩子改嫁,其子女也应该随夫姓。而叶耀杨兄弟俩依然用生父的姓氏。“说明他们重感情,懂得感恩,这个很好。”在徐丽汉看来,改不改姓并不重要,一样将他们视同己出。在生活中,叶耀杨兄弟对徐丽汉就像生父一样,做什么事情都会与他商量,听取意见。

三十多年来,陈容娇夫妻俩的子女们陆陆续续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如今,这个原来十口之家,已发展到三十多人。每次相聚,一家人热热闹闹,充满欢声笑语。

“我们的孙子孙女,有的在读大学,有的在念中学,有的还在上幼儿园,各个梯队都有。”提到这些,陈容娇和徐丽汉乐得合不拢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