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以更多实招硬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 ——肇庆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连日来,位于高要区的骏达产业园内,各企业纷纷盯紧全年目标进入冲刺状态,车间内各工序紧张有序进行,加紧赶工今年的订单;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富溪片区内,大型挖土机正紧锣密鼓作业,运输车辆穿梭不停,各类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施工;大冲三站1.5M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肇庆新能源产业布局再添新动力……

以更多实招硬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

——肇庆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连日来,位于高要区的骏达产业园内,各企业纷纷盯紧全年目标进入冲刺状态,车间内各工序紧张有序进行,加紧赶工今年的订单;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富溪片区内,大型挖土机正紧锣密鼓作业,运输车辆穿梭不停,各类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施工;大冲三站1.5M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肇庆新能源产业布局再添新动力……同一时期的不同场景,充分反映出肇庆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的种种努力。当前,肇庆各地各部门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纷纷拿出实招硬招,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奋力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加快把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坚持产业强市、制造业当家

围绕龙头链主企业开展强链补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产业是肇庆高质量发展之根,而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肇庆产业振兴的先锋。目前,肇庆正坚持产业强市、制造业当家,全面落实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组合核心,大力推动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载体的建设、产业政策的加持。对此,肇庆创造性探索了“联合招商”机制,围绕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龙头链主,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强链补链,积极向上下游延伸。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肇庆今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5个,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超90%,包括新能源整车企业、三电系统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等,进一步增强了“制造业当家”的底气。

为持续壮大产业实力,肇庆还通过“线上+线下”积极拓宽“朋友圈”。一方面,肇庆市招商代表团赶赴深圳市举办投资机遇分享会,另一方面,通过“云推介”拓宽跨国“朋友圈”。11月17日,肇庆在深圳举办“湾区机遇价值高地——肇庆市投资机遇分享会”,吸引了亚马逊、艾杰旭、震雄机械等30家外资企业参与;11月25日,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日本分会场在日本大阪举行。肇庆通过视频方式诚邀全球企业投资兴业。此外,肇庆各县(市、区)也各出奇招,持续开展“云洽谈”“云签约”“云服务”等活动,让招商步伐“不掉线”“不停步”。

在产业平台载体建设方面,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富溪片区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在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招商等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已实现破局起势。目前,集聚区正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主导、“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两大特色产业,年内拟签约7个优质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当前,肇庆已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积极围绕“双碳”目标进行产业体系规划,全面打好“绿色能源牌”。11月25日,“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实施项目——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在广宁县动工。作为全市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将支撑广东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增强全省新能源消纳能力以及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12月8日,大冲三站1.5M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肇庆新能源产业布局再添新动力,对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肇庆作为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齐全。当前,肇庆正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一策一业”打造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和南药6大百亿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速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11月23日,位于鼎湖区沙浦镇的观星农业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获批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这是我市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该基地首创采用“集装箱+生态池塘尾水处理”技术,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遥控器操作集装箱同时投喂,使用手机APP实时水质监测提示。目前,该基地已有400多个绿色集装箱,“三塘四坝一湿地”布局落地成形,不仅实现了生态养殖,还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无污染、零排放目的。

除了水产养殖外,肇庆特色农产品众多、体量较大。当前,肇庆正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中突围。德庆贡柑、四会沙糖桔作为肇庆主要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目前,肇庆通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擦亮贡柑、沙糖桔等特色农产品品牌。11月29日,德庆贡柑、四会沙糖桔再次惊艳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同时,肇庆抢抓发展机遇,依托德庆县14家贡柑出口基地全力布局海外市场,加速贡柑产业转型升级,“千年贡品”变身“国际果”,远销至欧盟、北美以及东南亚地区。

如今,与绿色健康的“鼎湖鱼”、享誉海外的德庆贡柑和四会沙糖桔一样,广宁竹产业、怀集韭菜花、封开杏花鸡等,纷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开启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特色肇品销往千家万户……

加快实施旅游振兴

重塑文旅市场消费“烟火气”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行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受近年来疫情影响,人们的出行半径缩短,旅游业发展迎来诸多挑战。随着当前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旅游业盼来了新的转折点。当前,肇庆正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全力推动文旅新项目新业态发展和旅游服务升级,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全面推动旅游品质提升,加快实施旅游振兴。

目前,肇庆各地各景区景点已积极优化产品、发布旅游路线、筹划节庆活动,做热文旅市场,助推旅游市场复苏回暖。如星湖旅游景区抢抓旅游经济先机,连续举办和出台刺激旅游消费的活动和措施,举办星湖“月亮垂照”天象奇观见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星湖代言、设置自助售票区域……同时,该景区还积极谋划明年元旦、春节等节庆活动,设置网红打卡点,提前营造假日氛围,并通过完善景区旅游厕所、加快推进北门自助售票区域建设,以提升景区旅游服务品质。

夜游是“本地人游本地”的重要选项,流光溢彩的人间烟火气点亮了文旅消费回暖的希望。位于肇庆新区体育中心的网红夜市活动也于近日重启,该夜市每逢周五、六、日开启,世界杯赛事期间还设置露营区,并提供高清露天大屏直播世界杯赛事,让市民沉浸式观赛。据悉,从12月至明年春节期间,肇庆新区体育中心还将上演肇庆大型车展、年货节、机器人嘉年华、旗袍大赛、啤酒节、中国室内五超联赛、广东省轮滑比赛、冬季青训联盟杯等9个大型文体活动,力促进肇庆文旅消费回暖复苏。

防控措施的优化也让肇庆户外游、周边游热度持续上升,紫荆花盛开的端州星湖西堤、鼎湖砚洲岛粉葛节、盛开着黄金菊的高要河台等成为市民游客旅游打卡点。为提振消费信心,12月8日第二批广东乡村休闲体验季消费券发放,涉及乡宿、乡游、乡食等多个领域,多家旅行社积极谋划发布旅游路线,并同步研究明年开春旅游产品。

从星湖景区到鼎湖砚洲岛,再到高要猫爪谷、肇庆新区夜市等旅游打卡地,逐渐熙攘的人流彰显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出旅游活动日渐增长的需求。一系列促进旅游消费措施的制定出台,也彰显着肇庆大力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活力,加快实施旅游振兴的信心决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