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新区保持产业招商工作快节奏,一批批项目加快落地、筹建、动工。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日夜兼程,日行千里,不是在路上就是在企业里!”市领导用这句话评价肇庆新区的招商团队。近日,肇庆新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保持产业招商工作的快节奏,一边和客商“云上见”,一边高效做好保障工作,抢时间、提效率、求实效,取得了产业链招商的显著成效。
聚焦重点
锚定产业链精准招商
进入年底,肇庆新区的项目用地招拍挂工作也在抢进度——从11月中旬至今,已有4个项目完成土地出让或挂网,预计12月再有6个项目进入土地招拍挂程序。这从侧面反映出肇庆新区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良好态势。
肇庆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带动、对招商工作的精准研判和刻不容缓抢抓机遇的奋斗姿态。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市“一盘棋”的工作部署,今年肇庆新区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分析和调研,判断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梯级增长,在小鹏汽车等整车厂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商正南下布局华南市场。
沿着产业链,招商团队从上下游结构、供需关系、地理分布等维度梳理企业清单,确定了能够和肇庆新区共赢的细分领域,明确了目标企业清单,逐一主动登门拜访。
为确保招商成效,肇庆新区除了“云招商”,还坚持小分队点对点与集中推介相结合,精准化、高密度开展各类招商活动。
目前,肇庆新区已顺利引进新能源汽车内外饰件、中控液晶仪表板、智能人机交互设备、座舱内电子系统和底盘系统集成等链条企业,基本涵盖整车框架链条。
在锂电池产业链方面,肇庆新区通过研究梳理锂电池生产设备及结构件产业链图谱,特别在锂电池生产设备、正极材料等领域,共梳理13个重点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招商引资目标。
肇庆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肇庆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逐步形成,共引进汽车和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优质企业22家;电子信息产业聚焦光电显示模组、线路板等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引进喜珍电路、四海光电、德星微电、晶鸿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38家。
记者了解到,成功与肇庆新区牵手的企业中,不少已落地,包括常熟汽饰、长春派格、襄阳光瑞等,这些企业均属智能座舱的产业链企业,项目质量好,落地效率高。在肇庆新区的密切配合下,项目正紧锣密鼓筹建,有条不紊推进,确保近期正式动工。
主动服务
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为让企业不仅引得进,还要留得住、发展好,在获取项目投资线索后,肇庆新区主要领导主动联系和上门拜访企业,以诚待企,吸引优质企业前来考察投资。招商团队在每一个招商项目首次会面后,均建立项目对接微信群,建立清单对接机制,对企业提出的诉求清单力争在1天内给予答复,为企业从在谈到供地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肇庆新区的领导干部很实干、很高效。”襄阳光瑞集团董事长李光瑞如此评价。该企业是小鹏汽车核心供应商,落户肇庆新区的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短短19天,并在签约后2个月内完成供地,项目已于10月20日动工,实现当年签约、拍地、开工建设。他计划携手“亲友圈”企业在肇庆新区继续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客车车架及底盘项目。
肇庆新区招商负责人表示,将针对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服务,并持续细化相关措施,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肇庆新区、鼎湖区围绕主导产业,共引进产业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约90亿元,均为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该批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117亿元,年税收约5.6亿元。
据悉,为强化要素保障,肇庆新区在临港产业园片区规划3000亩左右的地块,用于承接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在拥有汽车压铸件和轻量化材料工业基础的永安工业园,拟新引进一批车身一体化压铸及新材料项目。落地的产业链企业均可享受优先供地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