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学生正在下围棋。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近日,肇庆市第一小学、肇庆市第四小学、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和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荣获2022年“全国围棋特色学校”,为我市首批获此殊荣的学校。他们是如何开展围棋教育的呢?记者进行采访了解。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早在1992年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围棋项目进校园活动,是我市开展围棋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走进该校,学生正在上围棋博弈实战课,他们或在校园空地上席地而坐,或在教室的书桌上,两两对弈,战况激烈。
“围棋运动可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该校副校长廖华伟告诉记者,学校以“课堂+社团”相结合的形式,推进围棋教育的全员普及和挖掘提升好苗子,将围棋纳入校本课程,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围棋课,讲授围棋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实现全员普及。二年级开设课后训练班,对围棋有兴趣的学生,可参加兴趣班提升段位。好的苗子挑选到体校训练,参加省市比赛,培养了不少少年围棋高手。
“学生学习围棋后变得更自信,专注度更高,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廖华伟说,围棋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善思、善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副校长赵启良告诉记者,学校自建校之初,便将围棋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也是该校“舒展教育”理念的体现,成为了该校的特色课程。
赵启良介绍,学生从幼儿升入小学,课堂学时由20分钟延长到40分钟,学习时长的延长,学生的专注力缺乏,而学习围棋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学校开展围棋教育分年级推进,一二年级作为校本课程开设,每周一节课,讲授围棋的入门知识和实战套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其他年级作为课后服务,提升技能,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肇庆市第一小学也是我市较早开展围棋特色教育的学校之一。该校副校长蔡艳玲告诉记者,学校构建了“以棋育德、以棋促智、以棋怡情、以棋养性”的校园围棋文化,将围棋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一年级每周开展一节围棋课,并成立围棋社团,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战对弈,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