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低头玩手机的场景,随处可见:在道路上行走时、在吃饭时、在公园凳子上休息时……甚至在如厕时,都经常能听到厕所中传来刷抖音、玩手机的声音。如厕玩手机会带来哪些危害?记者就此采访了医生。
小明是一名95后,从事教育培训行业。喜欢聊天、刷小视频、玩游戏的他,近两年喜欢在上厕所时也刷着手机。开始,他的如厕时间是五六分钟,后来到10多分钟,到后来,他的如厕时间差不多要20分钟,而且一天如厕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上厕所时玩手机,我已经习惯了。蹲厕不刷下手机,反而感觉有点怪。”他告诉记者。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小明这样习惯上厕所玩手机的例子,不在少数。
“上厕所玩手机的习惯,其实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不单是年轻人,有不少的中老年人也存在这个不良习惯。他们往往想通过玩手机来消磨如厕的时间。”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政主任、副主任医师植中敬介绍。
他表示,长期上厕所玩手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影响人体的视力、记忆力和专注力,分散注意力,进而影响排便反射,导致便秘或痔疮。当排便反射减弱时,会引起直肠推动能力下降或反映迟钝。长期以往,人体排便会不顺畅,接着可能造成直肠盆底肌的功能障碍,最后导致便秘或者痔疮。
二是如厕时玩手机,容易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正常排便一般为三至五分钟。上厕所玩手机,容易让人延长排便时间。但由于排便姿势长时间不变,从而使肛门充血,导致肛门有坠胀感。更严重的是,肛门长期充血坠胀,可能会导致直肠黏膜脱垂等疾病。同时,排便时间过长,由于人体的重力或者排便时用力,容易引起压迫神经或直肠静脉曲张,导致肛垫的下移。
三是上厕所玩手机,容易导致如厕时间过久,进而导致“腿脚发麻”,或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意外。这是因为,人在如厕时,血液循环阻力增大,细胞出现了供氧不足,就会有“腿发麻”的感觉。长期排便时间过长,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蹲坑时间长,血液会向下涌,在突然起立时还可能导致“头昏脑涨”。对于具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长时间如厕造成的久蹲或久坐,都会增加心脏肌肉的耗氧量,严重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等。
“上厕所玩手机,是造成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因此带来的便秘的危害,更值得重视。长期便秘,容易会引起痔疮、肛裂、肠癌,甚至在排便过程中出现心脑血管的意外,比如心肌梗塞、脑中风、脑出血等情况。换言之,长期上厕所玩手机,需要加强警惕。”植中敬强调道。
另外,厕所是多种致病微生物的滋生场所,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霉菌、诺如病毒等都可能大量存在,从而引发腹泻、哮喘以及妇科疾病等。在厕所里玩手机,容易被这些微生物“盯上”,必须改掉上厕所刷手机的坏习惯。而对于长期便秘者,应尽早去专业医院就医,警惕肠道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