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任昌仕
临近国庆,节日气氛渐浓,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场所码是否一人一扫?推广场所码使用有什么意义?出现黄码红码应该怎么办?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公共场所。
在肇庆市工人影剧院,记者看到入口处工作人员提醒进场观众扫场所码并检查。他告诉记者,每个人扫一次场所码,和身份信息绑定的活动轨迹就传到后台,方便出现疫情风险时的回溯。经过长期的习惯养成,市民现在大部分都配合扫码,儿童可由陪同成人代为扫码登记,老人可手写登记姓名、体温、电话号码等信息。在附近的天宁广场和星湖广场商圈,记者亦发现进场市民自觉扫码测温,手机使用不便的可手写登记。
在湖滨大酒店和星湖游船码头,工作人员表示入住、乘船旅客均需扫码测温或手动登记。同时工作人员定时对大堂、票房、游船进行消杀,并留下签名记录。湖滨大酒店入口处每天打印更新广东省卫健委给出的省内疫情,提醒工作人员和旅客注意。
据广东疾控消息,扫场所码可减少公众与带黄码、红码等风险个体接触,降低疫情感染传播风险,保障公众安全。在一些要求核验健康码的场所如医院、敬老院等,场所码与健康码数据互通,无需重复出示,提高通行效率。当某地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流调人员可通过扫码记录精准溯源,为防疫争取宝贵时间。场所码后台数据实行专人专管,只有产生流调等必要需求时才会使用相关信息,安全性高。
记者查看了《粤康码判定与转码规则(2022年版)》,发现规定要求对红码标识人群进行严格管控。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收治,其他“红码”人员按要求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红码人员流动要建立“点对点”转运机制,确保全程封闭管理。
对黄码标识人群适当限制流动。黄码人员流动采取必要的限行措施,暂停聚餐、参会等集体活动。酒店、商场、超市、餐饮店、车站、机场、电影院、KTV、酒吧等各类公共场所,以及学校、各类监所、养老院和福利院等特殊场所如发现健康码黄码人员,应拒绝其进入。医疗机构发现持黄码就诊人员,应第一时间引导其去黄码人员采样专区采样,并及时联系所属辖区三人小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