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实习生 李娜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之下,人们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其中,在青少年儿童和上班族中,抑郁症的高发性尤为值得关注。那么患者应该如何积极面对治疗抑郁症呢?作为家属,又应如何提高健康意识,给予患者更多陪伴和关怀呢?对此,记者采访了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身医学科主任何燕飞。
据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5亿人,中国就有超5000万人,占我国总人口数的4.2%,相当于1000个人里就有4个人是抑郁症患者。而在这些患者当中,青年患病率最高,主要年龄段为18—34岁。
“和过去相比,近年来医院问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也有明显增多。”何燕飞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已有30年,在她看来,抑郁症的起病因素复杂,其中与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失调、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等有关。
何燕飞解释,基于这些起病因素,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持久而显著的抑郁悲观、情绪低落、一般不会被外界环境所改变;抑郁症发作时患者会对之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无法再次获得愉悦感,体验乐趣,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表现为焦虑、失眠、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自我责怪,甚至会产生幻觉或幻想,出现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曾有一名年轻患者小吴,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只上了一所普通的院校,专业也并非自己多喜欢。久而久之,内心压抑的情绪持续膨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动力等情况不时涌现。好不容易取得了毕业证,却因接连找工作遇挫,自卑感和悲观消极的念头时常困扰着小吴。
“后来结合小吴的临床表现和全面的心理评估、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确定她患有抑郁症。”何燕飞介绍,病从浅中医,一般来说,轻度抑郁症只需要心理治疗,但一旦发展中度、重度抑郁症,甚至伴随其他并发症,则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甚至入院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经过初次治疗通常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抗抑郁的过程好比一场漫长且艰苦的斗争,何燕飞提到,抑郁症的首次治疗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之间,然而70%的抑郁症患者会在治疗结束后又复发。
为此,每个人都应多关心、关爱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发现有情绪问题提醒其尽早去医院找精神科医生咨询就诊,使抑郁症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另外,患者家属平时也应对患者多进行关心照顾,开导鼓励,预防消极行为的产生,注意饮食、睡眠的改变,均衡饮食,适当进行运动等,让患者早日走出困境,重拾自信和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