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任昌仕
九月开学季,幼儿正式入园就读,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入园后,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生病的现象。小孩子患病的病因和防治办法是什么?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儿科医生和幼儿园老师。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儿科主任、普儿科副主任陈雅杏告诉记者,刚入园幼儿可能患的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秋冬季腹泻、流行性感冒等等。
手足口病的病程在一周到十天左右,但在患者痊愈后一周内仍然有传染性。手足口病由病毒引起,目前已有疫苗,幼儿接种后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家长、老师发现幼儿得了手足口病,应及时送医并居家隔离,必要时住院治疗。对该幼儿在家中、校园活动过的区域消毒,以防手足口病播散。患病幼儿愈后应取得医院证明,再回到幼儿园。
同样的,秋冬季腹泻也由病毒引起,故提倡幼儿打疫苗。患这类腹泻的幼儿往往先发烧、呕吐再腹泻,发病后一个星期左右恢复,期间应留意防传染。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和防治办法,与上述两类传染病类似。
上述传染病往往通过粪口、飞沫传播,幼儿刚入园,家长、老师应引导和督促幼儿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注意环境卫生,必要时进行消毒。家庭和校园应配合做好卫生工作。
部分体质特殊的幼儿遇秋冬季可能出现哮喘、鼻炎、皮炎,除注意卫生外,提倡戴口罩或使用护肤品。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市级妇幼保健院,每年开展面向全市幼托机构园长和卫生员的培训,内容包括幼儿常见病的防治、食物过敏的管理、环境消毒要求等等。同时,监测市内部分幼托机构的卫生情况。
肇庆市端州区加美幼儿园老师朱宝琴说,对幼儿患病的处置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隔离。同时,针对夏秋季幼儿和环境的特点,该幼儿园注意教室门窗通风,保证幼儿户外活动不长时间暴晒,活动后回教室先擦汗、换衣服、开风扇, 10分钟后再开空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