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厕所革命”是我市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点内容。2019年我市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我市逐步推进农村户厕、公厕改建工作。据了解, 当前我市已累计完成79.1万个农村厕所改造,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9.5%。

广宁县横山镇大信村公厕 。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李考考 摄

广宁县横山镇大信村公厕 。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李考考 摄

鼎湖区沙浦镇苏二村污水处理站。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李晓宇 摄

鼎湖区沙浦镇苏二村污水处理站。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李晓宇 摄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李晓宇 刘壮壮 通讯员 冯铁成

秋日的肇庆天气依旧炎热,在鼎湖区沙浦镇苏三村的路旁,不少老人坐在树下避暑聊天,这些年,他们见证了村里人居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就包括“厕所革命”,户厕、公厕改建好了,污水管网铺设好了,村里环境变得分外干净舒心。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

“厕所革命”是我市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点内容。2019年我市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我市逐步推进农村户厕、公厕改建工作。据了解, 当前我市已累计完成79.1万个农村厕所改造,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9.5%。

农村旧时厕所大多是旱厕、水厕、露天厕所,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水塘田地,不仅农村居民苦不堪言,而且污染环境。经过“厕所革命”后,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现在的厕所方便多了,也很好打扫,蚊子少了,比以前卫生很多。”广宁县横山镇大信村村民董灶弟向记者介绍。以前他孙子上厕所都要到屋后的竹林里,忍受刺鼻的气味和嗡嗡不休的蚊子,通过政策修上了厕所后,一家人再也不用为此烦恼了。

公厕也是“厕所革命”的重点改造对象。走在鼎湖区沙浦镇苏二村的路上,一座公厕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公厕外观干净整洁,门口还有些许绿植红花点缀。走进公厕,大小便池等设施一应俱全,使用正常,无异味,洗手池旁还挂着一束薰衣草,增添了一份温馨感。“公厕每天都有专人打扫维护,确保能够正常使用!”苏二村村干部唐文生说道。在苏二村,这样的公厕一共有9 座。

针对公厕,我市建立长效机制。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通过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乡村自建职业化保洁服务队伍,全市500人以上自然村已实现公厕保洁队伍全覆盖,农村公共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一组数据记录着“厕所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7个涉农县(市、区)共有791170个农村户用厕所、 4639个农村公用厕所全部完成排查。预计 2025年底,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全覆盖,标准化公厕按需建设,长效管护机制比较健全完善,农民群众普遍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厕所革命”中,污水如何处理也是重要一环。我市通过分散处理或铺设管网、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等措施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沙浦镇是完成得较好的区域。据沙浦镇人大主席何俊兴介绍,全镇基本实现了 “每个厕所都有一个三级化粪池”,“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过程,化粪池尾水会排入到污水管网,然后集中收集到污水处理站。”记者在苏二村、苏三村看到,路上有不少写着“污水井”字样的井盖,下面就是处理污水的污水管网,管网连着污水处理站。记者在污水处理站现场看到,出水口出水清澈,无异味。据了解,苏二村的污水处理站可处理污水225吨/天,服务周边7个自然村、1800余人。同样的,在苏三村也有一座污水处理站,可处理污水158吨/天,服务周边4个自然村、800余人。“村子环境好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村里住,村里生活也不比城里差!”何俊兴说。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全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等工作,新建、扩建62座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增镇级污水管网超650公里,完成老旧管网改造约63公里。全市13759个自然村中有 8734个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率为63.5%。预计到2025年,全市的农村污水治理率将逐步提高至70%以上。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市正开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针对日常人居环境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公厕维护和户厕整改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排查,以确保农村厕所整改到位,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该项工作预计于10月底完成。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市正开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针对日常人居环境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公厕维护和户厕整改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排查,以确保农村厕所整改到位,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该项工作预计于10月底完成。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