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珍妮园区加紧建设。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永安产业园。 西江日报记者 何尧镔 摄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园服务设施持续完善。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文/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人勤春来早。在肇庆新区的产业园区内,运输车辆交替穿梭,重点项目在加紧建设,新的投资客商、管理人员、产业工人络绎不绝,在他们背后,新区一系列服务保障工作在高效率运转——随着产业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区产城融合的优势得以发挥,“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当前,肇庆新区正以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以坚定步伐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肇庆实现“两个定位”贡献新区力量。
争当“产业强市”排头兵
肇庆新区的产业园充满活力。当前,新区在建产业项目有55个,其中制造业占比达84%。工业投资飞速增长。2021年,新区产业招商落地势头迅猛。2021年,新区、鼎湖区新引进项目185个,数量排全市第二;总投资316亿元,排全市第一;亿元以上项目105个,其中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8个,排全市第一;10亿元以上大项目7个,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个,排全市第二。在新旧项目的带动下,新区新增工业投资额飞速增长,对比2018年增长了8.5倍,呈现飞速增长态势,园区经济即将步入大发展,“造血”功能逐步显现。2021年,新区共有13个制造业项目新竣工;从已有项目来看,初步预计今年竣工的制造业项目可达16个。值得注意的是,新区的产业招商质量和效率均得到了明显优化,引进了吉阳锂电、震裕锂电、四海光电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全市产业链的建设提供了支撑。
正式投产3个月以来,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直十分忙碌,肇庆新区的生产线效率高、效果好,一线队伍的士气也提高了不少。吉阳来自深圳,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生产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其生产的设备供应宁德时代等,近年业务迅速成长。2021年,该公司落户肇庆新区,投资2.2亿元建设的动力电池生产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已实现投产,对实现动力电池大规模智能制造的核心成套装备进行系统开发并建立产业化柔性生产线。其公司董事长阳如坤表示,对新区的区位、产业园区、生活环境、政府服务均十分满意,希望在新区实现吉阳大规模高质量交付的目标。为了尽快满足生产需求,该公司分两步走,一边拍地自建厂房,另一边则通过租赁通用厂房尽快组织生产。去年9月中旬其租赁的独栋厂房开始装修,12月上旬正式生产。今年春节期间,公司提供良好条件积极鼓励工人留肇过年,保障了订单交付。
当前,吉阳正在积极做好自有用地的前期工作,本月中旬至下旬,其在电子信息产业园新租赁的两栋厂房装修已接近收尾,生产设备正在陆续进场安装调试,将于年内投产,厂房面积将从现在的3万多平方米扩大至8万多平方米,预计工人将达到3000人。吉阳希望通过扎实做好肇庆生产基地,吸引上下游一起到肇庆共同奋斗。
项目为王,园区为母
在吉阳一公里以外,维珍妮一期项目6栋厂房已建设至地上四层,预计今年6月可结构封顶,11月完成竣工验收。项目二期用地正进行招拍挂手续,预计6月份开工。在其周边及所属园区,新区将会再开通多条道路以畅通区域交通。
维珍妮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园区是新区当前最热闹的园区,随着落地项目的相继投产,服务设施持续完善,一批配套项目来到,园区面貌日益变化,园区经济蒸蒸日上。今年,肇庆新区“3+1”产业园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永安产业园、临港产业园和永安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的产业服务功能将会进一步完善。
——用地力保供应。肇庆新区目前正通过多渠道积极做好产业园区“熟地”储备,以满足项目落地需要。
——路网通达性进一步提高。在现有通车道路的基础上,新区将再有一批道路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开通。一方面可以服务已落地企业,另一方面也由此释放更多优质地块,为提升新区“造血”功能提供支持。
——基础设施投入服务。肇庆新区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开始进入设备单机调试和联动调试阶段,首期处理规模为2万吨/日,设计总处理规模为16万吨/日;而另一边正在运营的肇庆工业园区永安污水处理厂,则可以同时服务永安产业园和相邻的临港产业园,处理能力为2.5万吨/日。随着污水管网与园区道路建设同步架设,园区内的污水处理体系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绿色能源加紧布局。新区的临港工业园计划利用港口物流等综合优势发展食品饮料行业,并配套肇庆鼎湖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主要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机组及配套热网工程,目前正在进行主厂房主体建设及厂区道路管网施工,预计将于今年9月完成主厂房封顶、开始主设备安装。
企业服务,贴心高效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新区服务在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牢固树立“企业第一”发展理念,坚持以《肇庆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水平的意见》为指导,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多措并举提供“母亲式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以“五个一”为区内企业前行保驾护航。
根据记者对不同项目的了解,企业对于新区“七通一平”的产业园区环境普遍比较满意。在此基础上,新项目落地后,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及时组织见面会,细致讲解拍地——竣工——投产全流程需注意的事项以及证件手续。相关服务将会持续跟进,譬如临水临电报装等,“母亲式服务”体现在细节里。去年年底,新区企服中心工作人员在实地走访大硕轻量化汽车零配件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地块出入口与道路之间存在高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通行。对此,新区企服中心多次与新区发展规划局沟通,研究确定最优处理方案,很快对项目进出通道回填及硬底化加固,推动问题的快速、圆满解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