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家长学校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主要阵地。去年以来,肇庆市教育局着力推进“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创建工作,对端州区、鼎湖区开展此项工作加以指导、督导。目前,端州、鼎湖已开始行动,对照相关标准要求,逐步在辖区中小学校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
传统做法未发挥应有作用
近年来,我市教育、妇联部门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积极推动家长学校的建设,全市社区(村)、中小学校早已实现了家长学校全覆盖,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县(市、区)家长学校各有做法,受地区差异等因素影响,家长学校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家庭教育意识较高的端州区也存在同样问题。记者从端州区教育局获悉,传统的家长学校受场地、空间、时间等因素制约较大,要利用特定的时间、地点才能开展活动。举行活动时,主要是老师讲、家长听的形式,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综合素养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性,采用统一的授课内容、方法和形式,导致教师和家长的互动与沟通大打折扣,整体效果差强人意。家长学校也没有校本课程,所授课程不够系统化和规范化,家长的学习途径比较窄,导致兴趣不高。而且,家长学校师资单一,联合社会力量不够充分。
记者走访的部分中小学校负责人均表示,校园家长学校确实没有发挥出作用,导致形同虚设。端州城西片区某小学校长就坦言,学校一直重视家庭教育,曾期待通过家长学校增强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后却是失望,同样的情况在中小学校中普遍存在。“家长们都忙,时间没选好参与的家长不到一半。老师们讲的内容,家长并没有多大兴趣,个别家长还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学校一直较少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更是停办。
新要求下软硬件将获提升
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对各校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校沟通能力、家庭指导内容等都有详细要求,按照规范化建设后,家长学校的软硬件会得到明显提升。
就端州区而言,在软件上,家长学校会增添许多新的表现形式,管理机构、制度都会得到健全,按时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将得到保障。其次,端州区将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在讲师们的示范引领下,打造“三级”讲师团队,深入研究家庭教育理论,举行创新的专题讲座,密切关注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而且,将会有完整的家长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规范合理,教学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讨论及网络教学、专题报告、咨询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微信视频号、公众号、抖音号等扩大家庭教育的宣传面和覆盖面。
在硬件方面,家长学校的场室建设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场室功能更加强大,设备更加先进,能够满足多种类型活动的开展如远程授课、现场亲子活动等。据悉,待端州、鼎湖稳步推进创建后,其他县(市、区)也将结合自身实际推进规范化家长学校创建。
两学校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提升家校协同教育水平,是目前摆在各中小学校面前的一道考题。肇庆市第五中学、肇庆市第十五小学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这两所学校,均将传统家长学校“化于无形”,创新模式将家校协同教育融入日常工作,有效促进了家庭教育、协同教育水平的提升。
其中,肇庆市第五中学以课题为引领,创新构建了家校协同教育“一二三四五”模式,即以学校为一个主导核心,家校共建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并向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两个领域延伸,以“参观、参与、参议”的三个渐进式家校协同教育步骤,有效凝聚“学校、家委会、社区、社会”的四方资源,以“创新型家长会、育儿交流会、特色家访、网络沟通平台、家长成长课程”为五维融合沟通途径,使家校协同教育之花绽放于校园。而且,该校在2019年就开始了家长成长课程,是端州区初中学校首例系统性、定期性、规范性家长课程创建的尝试。
肇庆市第十五小学则制定详细的家校合作计划,通过选拔骨干教师及家长代表做经验交流,使每一位家长都有所收获。同时,该校坚持“教师就在我身边”主题活动,实现家校零距离对话,为建立家校育人共同体,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新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该校还开设《家教百分谈》专题视频栏目,通过短视频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分阶段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知识,已成为市、区家校教育培训的亮丽名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