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表演节目。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去年,是我市开展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三年攻坚行动的第二年,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以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打造品牌学校为重点,咬定目标不放松,推动学校项目加快建设,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落地见效。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综合施策,不断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公办学位紧缺”“缺乏优质学校、优质学位不足”等突出问题,全面实施市辖区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三年攻坚行动,有力有序推动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经过一年的努力,2021年全市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攻坚行动初见成效。在扩容方面,2021年全市46个学校项目集中动工,新建改扩建新增公办学校19所,新增学位2.1万个。新建改扩建新增公办园15所,增加公办学位4531个;新增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3所,增加普惠性民办学位5448个。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含购买学位数20327个)占比50.89%,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90.84%,顺利完成去年巩固、提升“5080”普惠目标的任务。
在提质方面,我市采取“优质学校+弱校”集团化办学、公办民营、新兴品牌打造等途径,出台了《肇庆市优质特色学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优质学校特色强校、薄弱学校特色兴校、新建学校特色立校”的发展路径,评定出了广东肇庆中学、肇庆宣卿中学、肇庆市第一中学、肇庆市第十六小学、肇庆市第十五小学、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等21所学校,成为我市第一批市优质特色发展示范校。目前,全市优质学校特色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优质学位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此外,我市积极组织申报创建广东省优质教育集团。2021年,我市广东肇庆中学、市第一中学、市第十六小学、市奥威斯实验小学等4个教育集团,成为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通过集团化办学打造优质学校,采取“名校+新校”方式,推动市十五小学桥北校区、市十六小学星湖校区、市十六小学蓝田校区等新建学校成为优质学校,实现“新建一所成名一所”的目标。同时,“找名校、结对子”,组织本地学校与深圳市福田区、坪山区等省内教育先进地区优质学校开展结对活动,全市30多所学校与当地优质学校成功结对。积极实施新强师工程,推进名校长、名师培养工作,着力打造“质优+名师+名生+名气”基础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示范学校,实现优质学校倍增,让全市更多学生享受家门口优质教育。
今年1月中旬,在2022年广东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我市与省教育厅签订了2022年度任务书。新的一年,我市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5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以上(购买学位总数比上一年度减少5%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80%以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