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小湘镇孔湾村—— 小公园里的宣讲大课堂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高要区组织开展了多载体、多平台、多形式的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将理论宣传阵地和宣传触角向基层一线拓展和延伸,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接地气、入人心,引领基层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发展形势,凝心聚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振兴。

群众在高要区小湘镇孔湾村临江新建小公园聆听宣讲活动。 西江日报通讯员 陈彦成 摄

群众在高要区小湘镇孔湾村临江新建小公园聆听宣讲活动。 西江日报通讯员 陈彦成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通讯员 梁诗茗 陈彦成 吕光怀

冬日里的高要,暖阳和煦。眼下的西江河畔,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日前,记者走进高要区小湘镇孔湾村临江新建的小公园,现场气氛热烈,小湘镇孔湾村的党员、村“两委”干部与村民代表等正围坐一起,共同聆听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宣讲授课。宣讲员结合乡镇实际,从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拓宽群众抓发展思路,树立村民加快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高要区组织开展了多载体、多平台、多形式的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将理论宣传阵地和宣传触角向基层一线拓展和延伸,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接地气、入人心,引领基层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发展形势,凝心聚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振兴。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里的环境变好了,对广大党员干部及村民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谈及村内的变化,小湘镇孔湾村村民陈锐祥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小湘镇孔湾村先后投入了300多万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村东文化广场、打造“古树园”、改造“四小园”等。同时,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孔湾村对原本零散、碎片发包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原来的50多万元提高到近200万元,增长至四倍,村民生活蒸蒸日上。如今,孔湾村已率先完成了创建省卫生村工作,该村村内以前垃圾乱堆的地方,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村民悠闲好去处的小公园,村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作为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宣讲活动,通过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和感受,引导群众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传达学习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用全会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宣讲员区静怡表示。

回想起这几年孔湾村的喜人变化,孔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文超充满信心地表示,下一步孔湾村将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党员干部动起来、群众忙起来,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孔湾,推动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奔上更加美好的未来。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