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领丰鸽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伯钧展示养殖中的幼鸽。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近日,在高要区回龙镇黎槎村一处数百亩的山地上,数以万计的鸽子正在大棚里尽情享受着初冬的暖阳。这里是肇庆领丰鸽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鸽场,建场三年多来稳步发展,这也是回龙镇近年来肉鸽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回龙镇养鸽产业从1999年开始,经十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一个较具规模的养殖产业。回龙镇现有锦冠鸽业、领丰皇鸽等6家较大规模的肉鸽养殖场,种鸽存栏18万对,肉鸽存栏36万羽,年出栏(销售)量约400万羽。肉鸽养殖作为镇里的产业,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在十几年前,如今肇庆领丰鸽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伯钧,在养鸽方面还是一名“菜鸟”,只懂得品尝红烧乳鸽,却不知道如何养殖。“机缘巧合之下,我进入一家大型养鸽场,从喂鸽开始,正式与鸽子结缘。”他说。
后来,在回龙镇政府的引领和指导下,陈伯钧加强对肉鸽养殖的研究,并决定自主创业。经过多年的养殖经历,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陈伯钧运用不同品种的优良种鸽,交配培育出优质肉鸽,并卖出了好价钱。2018年,该公司承包了黎槎村300多亩山地,建起了数座大棚,不断壮大养殖规模。
记者在领丰鸽场看到,这里养殖的种鸽,吃的都是由玉米、高粱、豌豆、小麦等组合而成的饲料。“我们从源头抓起,确保每一羽出栏的肉鸽都是绿色健康的。”陈伯钧说。如今,该公司养殖的肉鸽,年产量达到100多万羽。
在回龙镇大田塱村的锦冠鸽业,公司负责人苏锦昌说,得益于回龙镇在发展肉鸽方面的政策支持,他们才能不断加大肉鸽的养殖规模,并于今年租了50多亩山地,建成多个大棚,步入了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锦冠鸽业的鸽场建在山坡上,周围林木郁郁葱葱,空气清新。记者走近鸽棚,鲜少闻到异味。在喂食、清粪等方面,该公司均采用了自动化。工人只需将饲料放进机械仓里,自动传输槽缓慢地通过鸽笼,鸽子伸出脑袋自由觅食。在笼子下面,鸽子产生的粪便掉到宽阔的传输带上,只要开动机器,传输带就将粪便转运到另一端,大大节省了人工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了解,锦冠鸽业的鸽场第一期已于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目前存栏的种鸽有1.8万对,第二期将增至3万对,明年初即可步入规模化生产,“如果顺利,投产首年就可生产肉鸽40多万羽,销售额约600万元。此后,预计每年预产肉鸽70多万羽。”对于未来的发展,苏锦昌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今年9月,回龙镇与肇庆市粤科标准化研究院签订《标准化助力回龙镇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运用标准化技术推进“回龙肉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回龙镇鸽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打造“回龙肉鸽”高端品牌。
随着优质肉鸽产业的发展壮大,当地食馆也兴起了食鸽热潮。记者在该镇采访时发现,不少食肆打出了“鸽”元素,以各种食法吸引着市民和游客。在回龙镇大田塱鸽庄,餐厅的墙壁有鸽的介绍和食法,仅鸽的食法就多达十余款,如养生药膳鸽、盐焗手撕鸽、白切鸽、沙姜鸽、凉拌中鸽、煎焗鸽、清香中鸽焗饭等。
据大田塱鸽庄老板介绍,民间盛传“一鸽胜九鸡”,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鸽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提升人体免疫力等功用,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廖先生钟情于全鸽宴,每周末和家人从端州区驾车30多公里来到回龙镇这家鸽庄,品尝全鸽美食。“鸽肉营养丰富,食法越来越多,我会介绍给更多的朋友过来品尝。”他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