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疏导区“导”出城市文明 端州鼎湖高要十个疏导区(点)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为了引导流动摊贩规范有序经营,端州、鼎湖、高要通过设置疏导区、夜市街、自产自销区等方式,以疏代堵,加强管理,减少了乱摆卖行为。

端州的疏导区参照集贸市场规划建设、规范管理。

端州的疏导区参照集贸市场规划建设、规范管理。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为了引导流动摊贩规范有序经营,端州、鼎湖、高要通过设置疏导区、夜市街、自产自销区等方式,以疏代堵,加强管理,减少了乱摆卖行为。

记者近日从肇庆市城管局获悉,三区现有疏导区(点)共10个,其中端州6个,高要3个,鼎湖1个,各区城管部门采取不同方式管理,各疏导区(点)摆卖秩序、周边环境卫生等得到常态化管理,成为城市治理的有效探索。

端州有东湖、河旁等6个疏导区,端州城管按照“六不一保”(不影响交通、不占消防通道、不压盲道、不油烟扰民、不噪音扰民、不乱扔倒垃圾、保持场地整洁)原则,对各疏导区周边市容秩序加以管理。

在东湖疏导区,记者看到,疏导区设置了多个区域,防疫、卫生等措施均得到有效落实,周边交通井然有序,未发现有乱摆卖行为。疏导区入口的开阔停车场,白天方便市民停车,到了夜晚,部分被利用成为疏导区内饮食店铺摆放桌椅的区域。

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河旁疏导区更是热闹。疏导区内设置了蔬菜区、水盘区、肉类区等区域,也设置了成衣区及农产品自产自销区,配备两个停车场、洗手间等公用设施。在疏导区内,不时有工作人员指引群众扫码入场、戴好口罩,清洁人员不时清扫地面。到了夜晚,各色餐饮店热闹非凡,成为周边市民群众的宵夜场。

走访发现,端州这些疏导区,均参照集贸市场规划建设、规范管理,如建立商户登记卡制度,一户一卡,持卡经营;端州区城管委每月对各街道疏导区的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评定结果纳入对单位的绩效考核。这些措施,为引导分散端州个体流动摊贩进行集中经营、规范行政区域管理,提升端州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创建文明城市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要区有3个疏导区(点),分别是广新路华中宿舍北侧水果类临时安置点、广新路南岸中学南侧成衣百货类临时安置点及菜丁中心市场疏导区。在管理上,经营户需签订协议,保证遵守管理确定,并明确经营结束后须统一用蓝色塑料布进行围蔽。若连续三次被发现违规,将被取消摆卖资格。运行至今,这些疏导区(点)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已成为周边居民选购物品的好去处。

鼎湖区唯一的疏导区设置在坑口,共有37卡,鼎湖城管对其进行日常巡查和蹲点以管理摆卖秩序。

8月25日,新的《端州区便民服务疏导区(点)规划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已结束征求意见。新《办法》从管理部门、设置程序、经营管理要求、监督考核等方面对疏导区(点)细化监督管理措施,相应内容更符合监管实际要求,实用性指导性更强,并根据各职能单位对疏导区管理的工作实际对各单位的监管职责进行了具体明确,解决了各单位职责不清的监管现状,将有效提升监管效率。这意味着,新《办法》实施后,端州的疏导区(点)管理“升级”,经营秩序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将更上一层。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