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赵祖轩
近年来,封开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高水平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一二三四”工作法,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动力。
“一线指挥”压实乡村振兴层级责任
封开县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县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10个专项组,全面落实“四个优先”和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通过建立健全“新三同三走遍一件事”制度、严格落实市提升乡镇(街道)工作能力水平“六大行动”等方式,示范带动县领导和镇、村书记抓乡村振兴,压实层级责任。
此外,该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锻炼干部队伍作风能力的重要舞台,在全县干部队伍中实施“造形铸魂”素质提升、“实干为要”作风提升、“松绑减负”关爱激励等三大工程,精准发力解决干部“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问题,引导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
“两级头雁”锻造堪当重任骨干队伍
镇级党委书记和村级支部书记是乡村振兴的“两级头雁”。为全面加强乡镇党委书记和村级支部书记的队伍建设,激励引导两级书记当好“一级施工队长”该县选拔了7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镇委书记,全县镇村两级书记的平均年龄实现了降低,学历水平得到了提高,工作能力得到了加强。
此外,封开县还制定落实了《封开县村级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和《封开县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工作实施方案》,注重从优秀青年、大中专返乡毕业生中培养、推荐、选拔一批村组后备干部,让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三支队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只有吸引到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投身到农村工作中来,才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2011年,在外经营水果批发生意的杏花镇凤楼村党员伍培榕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后,决心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在县、镇两级党委的培养下,伍培榕经过组织考察、推荐、选举等程序后,上任凤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之后,他带领凤楼村改善种养模式、发展特色项目,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宽广大道。
据介绍,封开县在乡村振兴中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发展党员“村培镇管”制度,实施“乡贤振兴状元故里工程”,在乡村振兴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推行“驻点联系”“一敲门两服务”以及“微实事·大民生”全纪实动态清单等做法,持续办好一批为民实事。
近年来,封开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人才引育工程项目,发展“竹荪产业化领军人才引进”项目,培育了一批农村电商人才,涌现出了“竹荪青年”陈嘉龙、“电商能人”伍幸辉、“番薯西施”黎颖钧等一批返乡创业典型。
“四套机制”推动重大任务落地落实
封开县通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治理机制、探索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探索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机制、探索实施省际协同治理“六联机制”等“四套机制”的做法,推动各项重大任务落地落实。
2018年,在建设龙皇岛码头公园的过程中,项目遇到了不少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大洲镇委通过做通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带动群众自发支持、参与项目建设中来,顺利实现了项目如期完工。如今的龙皇岛码头公园不仅是封开县贺江碧道画廊的一个重要景点,而且是封开县发展文旅产业的重点节点,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可参考的保障。
前几年,金装镇安靖村在实施文明共建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人翁作用,把落实好村民自治、保社会安定作为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村通过党建引领,村民共建,产业振兴,凝聚了民心和乡村振兴正能量,从而实现了从省定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蜕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