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双减”政策实施之下,作为主科之一的英语学科持续引发关注。近日,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通知,所有小学正式取消期中考试,而期末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英语被被踢出期末考试。而在辽宁省,中考英语科已降分对待,满分从原来的120分降至100分。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则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这也意味着,今后肇庆的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英语学科纸笔考试,其他年级英语学科也只能进行一次期末考试。
部分家长担心,不考试难以了解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到了中考和高考还是要考英语,如果基础没学好,会影响以后的成绩。儿子正在肇庆市实验小学上五年级的罗女士介绍,小学一年级时学校就发了英语课本,主要是培养兴趣,三年级正式学习英语后,刚开始孩子还能跟上。“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就感觉他有点吃力了,每次考试都不超过90分。”
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她为儿子报了英语培训班,成绩也逐步得到提高。这学期实施“双减”政策,没有继续上培训班,取消单元和期中测试,这让她感觉心里没底。“好不容易提上去的成绩,一放松估计又掉下来了。”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家长,都反映了同样的担忧。
对此,肇庆市教育局、端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双减”政策让学校课堂回归到教学主阵地,严格的作业监管和新的考试导向,将倒逼课堂教学改革,达到“减负不减质”的目的。部分学校及教师表示,在此要求下,英语学科也将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英语教育回归到本质,成为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
肇庆加美学校的英语特色教学模式及理念经过多年发展已较为成熟,每年参加市、区举行的英语类竞赛都是大赢家。该校小学部教务主任龙敏璇是英语教师。她介绍,“双减”政策下不进行纸笔考试、单元及期中测试,学校可通过其他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成果,比如课堂即时性评价、课后作业、阶段性多形式的评价等。“这样的改革,是回归学习的本质,英语作为一种交流阅读的工具,应该要学以致用,而不是‘哑巴英语’。”
龙敏璇提到,“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将用好校本课程,继续拓展英语学科特色。如在低学段开展英语趣味儿歌社团活动,中高学段开展英语趣味配音社团活动,通过对欧美的电影、电视剧以及歌曲动漫的短句原音模仿来提高英语能力,锻炼表达能力。学校也会将英语学习进一步融入学生生活,比如每天五分钟的英语书法练习、每天唱响英语歌活动、每月英语主题探究活动等等,全方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演、画、唱和探究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