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5月,为了解决党员志愿服务工作中资源整合难、需求发布难、精准服务难等问题,端州区创建了两个“砚都党员志愿服务超市”试点。采取“由民做主,居民点菜”的服务模式,增强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之间的“供需”匹配度。如今,两月已过,效果如何,记者前往试点之一的黄塘社区一探究竟。
“我是单亲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妈妈每天工作都很辛苦,早出晚归,但钱总是不够花,交房租花费很多。我想有一台电扇,这样妈妈下班回家就可以吹风凉快了。”8月18日,记者在黄塘社区砚都党员志愿服务超市的“微心愿”墙上,看到了一则充满温情的“点单”需求,写下这份微心愿的是社区居民钟同学。党员志愿服务超市“接单”后,店长曾金海从超市的资源库中找到一台崭新的电扇,立即电话通知钟同学前来领取。
记者了解到,依托嘉宜花园邻里先锋服务驿站升级改造的砚都党员志愿服务超市,根据“资源清单”“服务清单”“需求清单”三张清单,为居民提供岗位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超市”内设有物品共享区、漂流书吧、心灵驿站、活动展示等区域,同时引进城西街道幸福加油站项目,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上的捐助。
“辖区内的居民将家里剩余、可用且崭新的物品放到超市物品共享区中,提供给社区及周边有需要的群众。钟同学的电扇就是从物品共享区中拿到的。”黄塘社区居委会主任谈海华介绍,不仅如此,“超市”里的资源清单还链接了社区、机关单位、两新组织在职党员、社会组织、企业、高校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打造社区多元化“接单”服务。
“超市”中的心灵驿站服务同样值得关注。上周,一位高三毕业生因对未来学业规划心存忧虑,为了缓解心中烦闷,她走进了“超市”内的心灵驿站,接待她的是职业规划师林冠娟。“我给女孩做了一套专业的评估,发现她的性格和她所向往的职业相适应,经过谈心和交流,女孩对于心中有关未来的困惑也消除了,正期待着大学生活。”林冠娟介绍,目前前来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家庭、工作方面。
据统计,“超市”成立以来,共开展义剪、义诊等志愿服务15场次,受惠群众约300人次;引进爱心企业6家、暖心单位7个,接受共享物品150多件,受助困难群众30多人次。
接下来,砚都党员志愿服务超市将采取“线下+线上”相融合的党员志愿服务新模式。“线上超市”搭建端州区“砚都党员志愿服务超市”微信小程序,联通全区60个社区,构建党员志愿服务“网上供需平台”,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精准高效对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