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离大学开学还有20多天,拿到肇庆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曾廣满怀希冀,正在为上大学而准备着。8月10日,曾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今年报考的大学和专业我都很满意,正查阅专业相关知识,了解学校的情况,为开学做准备。”
2001年,曾廣出生在怀集县岗坪镇曾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中排行老二。小时候活泼的曾廣经常摔跤,一摔跤就骨折。经医生确诊,他患有一种因先天遗传性缺陷而引起的胶原纤维病变,导致骨质薄脆、成骨不全,临床特征为骨质疏松脆弱,极易发生骨折,而且全身肌肉多半会萎缩,没有特效药,俗称“玻璃人”。
曾母告诉记者,曾廣7岁时就坐上了轮椅,开始了艰难的上学路,每天她负责接送曾廣上下学,家庭重担落在了丈夫的肩上。让她欣慰的是,曾廣从小乐观开朗,对知识充满渴求,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一直优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曾廣是“小巨人”,他曾先后获评“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最美南粤少年”“自强好少年”等称号。
“从小到大骨折过无数次,但曾廣很坚强,还安慰我不要担心。”曾母每次看到儿子骨折时,都很心酸难受。每次骨折,曾廣都要花时间治疗,但他一刻也没有耽误学业。“治疗期间我也会看书学习,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我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曾廣说,父母从小教育他们要多读书。
曾母接过话说:“以前家里穷,我们没怎么读过书,更懂得读书机会的可贵。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好好读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生活再苦也不能断了孩子的学业。”在曾廣考上怀集中学时,因离家远,日常开支成为家人面临的困难。曾母咬牙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没有钱也要借钱供曾廣读书。
一路走来,他们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怀集中学领导得知曾廣的情况后,免去他所有的学杂费和住宿费,并提供一间宿舍给曾廣母子居住,为陪读的母亲在校内安排一份临时工。同时,曾廣所在的班级也成立帮助小组,轮流为他解决抬轮椅上下楼梯等困难。复读时,怀集县教育局特事特办,允许他在原校复读。曾母继续在怀集中学一边工作,一边照料儿子。
“大儿子很关心弟弟,想学医帮助弟弟减少病痛的折磨,努力考上了大学本科,并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曾母说,大儿子目前正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做规培生。曾廣也很有骨气,去年虽超出了理科本科线29分,但认为成绩不理想,选择复读一年,今年考上理想大学,一家人都很高兴。今年读三年级的小儿子,也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家人也会全力支持他读大学。
曾母告诉记者,等曾廣去读大学,她也会跟着去陪读,计划在学校附近租房住。“我挺期待大学生活的,充满了希望和挑战。”曾廣说,他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