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响应疫情防控 崇尚移风易俗 肇庆婚礼流行简朴风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婚姻大事一直很受重视,各种仪式也是很有讲究。随着我市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以及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年轻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结婚仪式?婚礼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实习生 李浩言

婚姻大事一直很受重视,各种仪式也是很有讲究。随着我市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以及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年轻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结婚仪式?婚礼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8月5日,在端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90后新人张辉与杨兰(化名)幸福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结婚证。两人拍拖了6年,曾讨论过怎样举行结婚仪式。“双方的父母较为传统,主张摆宴席,热热闹闹又体面。”张辉说,但他俩反对铺张浪费,更主张蜜月旅行,浪漫又省钱,连旅行的路线都定好了。

但随着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张辉夫妇只好暂时取消了行程,改为在本地举行婚礼。“规模不会太大,主要是亲人和好朋友,要遵守国家防疫号召,减少聚集。”杨兰说,他们没有考虑婚车等环节,就开自己的汽车,不仅可以减少开销,也响应肇庆市政府倡导的婚礼简办,一举两得。

和张辉一样想法的,还有鼎湖居民石文聪夫妻。石文聪在今年7月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完成登记,原本打算旅行结婚。“这是目前年轻人较为流行的方式,简单而有意义。”石文聪对记者说,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旅行结婚能省更多钱,旅程更值得留念。记者采访的十多对新人当中,超过一半选择旅行结婚。

部分新人已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登记和摆酒,他们的婚礼简单而有意义。鼎湖区广利街道居民张卓斌和广州市南沙区姑娘何毅殷,经过四年的恋爱后,于今年5月20日登记结婚,5月31日摆酒。

拍拖的时候,张卓斌说会以隆重的婚礼仪式迎娶何毅殷,但后来的经历,让他俩改变了想法。“一个是肇庆创建了国家级文明城市,作为文明大家庭的一员,我理应积极响应举办一个文明、简洁、节俭的婚礼,这个想法得到了我爱人的全力支持。二是疫情发生后,大家暂时少聚集、少来往,来日方长。”

摆酒那天,张卓斌只请了亲戚和较好的朋友,花车是自己和朋友的,一辆载新人,一辆载嫁妆。因当时防疫需要,女方将新娘从广州送到高速公路出口,再由新郎一方派人接回举行简单的婚礼。“这个特别的婚礼仪式,让我终身难忘。”何毅殷感慨。与往年社区新人宏大的结婚排场相比,张卓斌的婚礼显得简单而节俭,摆宴席的费用也从当初设定的二十多万元省下了一大半。

同样的情况还有来自云浮的陈先生夫妻。因为疫情防控,他们最终决定在肇庆分批请亲朋好友吃一顿便饭。陈先生的妻子袁女士称,由于他们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当时曾为摆酒宴请的费用头疼,而简单特殊的宴请方式,让婚礼开销节约了一大笔。“朋友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了祝福,也很有仪式感。”

记者发现,新人们对礼金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我肯定不会要一分钱礼金。”高要区莲塘镇的严先生对记者说,他和女朋友在前两个月登记结婚,女方要了两万多元礼金,但回礼了两万元,象征性要个零头,“这是农村的习俗,和以往动则数万的礼金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鼎湖广利的张卓斌也给了女方三万多元礼金,但女方的嫁妆价值也差不多这个数。“现在生活富裕了,礼金却越来越少,这就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

在城市出生的新人,更加不看重礼金。“我父母明确不要礼金,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女儿过得幸福。”端州城西居民赵婉仪结婚时,收到家婆送的一条项链,家公送给她和爱人一趟旅行结婚的费用,当是“礼金”了。受访的新人认为,礼金在嫁娶上由主角变为配角,说明人们更注意追求精神文明,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

“婚事简办、婚事新办、婚事廉办,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最终让其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鼎湖区民政局局长张春林表示,在推动移风易俗方面,婚姻登记处积极发挥服务窗口平台作用,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在新人前来登记时,工作人员便倡导他们破除大操大办的陋习,自觉抵制讲排场、摆阔气、互相攀比的婚嫁旧俗,建议新人举行集体婚礼、纪念式婚礼、家庭婚礼、旅游结婚等,办一个文明简约、时尚浪漫、富有纪念意义的新式婚礼,“此举得到很多年轻人的积极响应。”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