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党员民警聂桂清: 百姓装心里 一装数十载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记者从德庆县官圩镇出发,驾车走过18公里山路,来到了德庆本地人眼中“像西伯利亚一样偏远”的德庆县官圩镇沙旁社区。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周永龙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蒙珊珊 余光东

聂桂清常常走村入户,全心全意为沙旁群众解难纾困。 西江日报通讯员 余光东 摄

聂桂清常常走村入户,全心全意为沙旁群众解难纾困。 西江日报通讯员 余光东 摄

长河奔腾,弹指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亿万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前进。德庆县公安局官圩派出所二级警长聂桂清收看大会直播后心潮澎湃,表示将更加奋发有为,誓把沙旁百姓的家园守护好!

近日,记者从德庆县官圩镇出发,驾车走过18公里山路,来到了德庆本地人眼中“像西伯利亚一样偏远”的德庆县官圩镇沙旁社区。

全市独一无二的,以民警姓名命名的警务室“桂清警务室”就在这里。警务室中厅墙上,有聂桂清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时,获时任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照片。两个荣誉室内,百多面锦旗挂满墙壁,二十多块牌匾熠熠生辉,证书、勋章和锦带让人目不暇接。

聂桂清正在警务室里忙碌着。“桂清叔,等下采访完您以后我们还想到社区里走走,采访几个群众!”聂桂清有点不好意思:“你们方便先采访群众吗?我等你们,别因为我耽误居民工作和休息。”

聂桂清总是这样,时刻将沙旁百姓摆在第一、装在心里,一装便是数十载。

历考验终入党矢志不渝为百姓

37年前,年轻的聂桂清刚刚参加工作。生于沙旁,长于沙旁的他总是提醒自己“要为沙旁做点什么”。

彼时,他渴望入党却深知要当一名合格的党员需历经磨练考验。在岗多年,他尽职尽责,竭尽所能为沙旁百姓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他潜心磨练,希望有日能有足够底气向党组织递上一份入党申请书。

1995年5月17日中午,一辆茂名牌货车途经土称“大塌荒”的险段时,失控撞断路边树木后翻入山谷,车上二人重伤。

恰巧途经该处的聂桂清没有多想,顶着火辣的太阳独自攀爬下到60多米深的谷底,徒手从失事货车中救出了两名伤者。随后,他沿着陡峭山路,硬是将第一名伤者背上了公路。然后再次返回,将第二名伤者也背到了安全地带。

在随后路过此地的村民的协助下,聂桂清将两名伤者送往了附近医院救治。

这一英勇救人事件震惊德庆,沙旁镇委召开表彰会并向其颁发英勇救人证书。“镇领导专门找我谈心,他认为我已经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所以动员我入党。”

那一年,聂桂清满怀信心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后,他加入了警队;两年后,历经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一系列考核,他如愿加入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

时光飞逝,往事却历历在目。身穿警服的聂桂清,面朝党旗,右手握拳举至太阳穴,庄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沙旁派出所撤并到官圩派出所,聂桂清主动留守偏远的沙旁。往后数年,他四拒调令,不忘入党初心扎根沙旁三十七载。

他是真的想留在沙旁,一直守护这方安宁。

着警服承其重甘当沙旁平安守护者

凌晨4点的沙旁寂静无人。雄鸡唱晓,聂桂清从被窝里翻起身,准备夜巡。

星月熹微,警车灯闪。聂桂清走入植有万棵柑桔的落叶冲果场驻地,先以电筒四下扫射查看一番,后又走向农药池旁、农具室外、仓库门口,逐一察看。四下无人,只有七八只虫子鸡在路旁酣睡。

“无异常,4点26分。”咬着电筒,他空出手来在巡查记录本上快速记录。

又过了20分钟,聂桂清驾着车出现在南华村口,设卡盘查,“这里是整个沙旁社区的‘布袋口’,出入必经,最适合伏击。”

直至东方既白,聂桂清才安心收队。这样的夜巡,他一干便是二十多年。

穿上警服的聂桂清,就是沙旁的平安守护者。

2002年4月29日晚11时许,中山警方深夜造访,请求聂桂清协助追缉4名已潜入沙旁的挪用公款案嫌疑人。

聂桂清与中山警方协力追查,凭借对沙旁的了解,他在次日下午4时在金官嘴村发现了嫌疑人踪迹,并全力将嫌疑人逼停在当地的中学附近。此案告破,找回260万元赃款。

2007年5月的一天,安定村村民梁耀权有2500元现金被盗。聂桂清仔细察看发现,家中桌前印有数个较短小的脚印,他沉吟:“作案人年纪不大。”随后,他逐一致电该村小卖铺布控,快速破案。

也是在一日夜巡,聂桂清接获猪贩子线索:一男子快速驾车驶过,神色慌张。他立即驾车追寻,不到四公里便截停该男子,询问摩托车来历。男子惶惶,弃车而逃。

天色渐亮,摩托车失主陈梓源打来报警电话,语气焦急:“桂清,我的摩托车被偷啦!”聂桂清看看已被他和辅警带回警务室的被弃摩托,笑答:“你的摩托车已经在警务室里了。”

也有很多年未能结案的案子,聂桂清一直记着。

20多年前一个冬夜,村民陈其盛的锯木厂遭窃,一台价值2500多元的机器马达不翼而飞。聂桂清连夜上门检查厂房并凭借蛛丝马迹快速锁定了嫌疑人。然而嫌疑人连夜出逃,聂桂清最终未能将其抓捕归案。

“算了算了,他离开了沙旁,找他就像大海捞针啦!”陈其盛渐渐放弃,聂桂清却很执着,“他的亲朋好友还在沙旁呀。”20多年来,聂桂清无数次上门给嫌疑人居住在沙旁的亲朋好友做思想工作,说服大家一起劝嫌疑人回到沙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四月,当年偷窃马达后逃离的那名村民回到沙旁,找到聂桂清承认错误。时隔多年,案件早已过了追诉期,但聂桂清的坚持却让这名村民深受触动,他主动提出向失主赔偿2000元并承诺认真悔改。

陈其盛讶异于二十多年后竟然还能拿到赔款,更感动于聂桂清为他追回损失的坚持。他连夜定制锦旗,上书“忠于职守,一心为民”,第二日便带着妻子来到桂清警务室,郑重将锦旗赠予聂桂清。

在聂桂清的管理服务下,沙旁社区年均刑事案件不到2宗,吸毒、“六合彩”等违法犯罪行为在这里完全销声匿迹,沙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平安社区。

“刮风下雨桂清叔都会去巡查那些隐蔽的角落,有他在,我们好安心……”

绘地图掌民情百姓难事记心头

聂桂清从警生涯里不乏智斗惯偷、伏击贼人的故事,但更多的,是烟火人间的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

刚刚当上民警,聂桂清一心为群众办事,常常不得要领。有前辈提醒:“你得了解情况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呐……”

于是聂桂清花了整整18个月,走遍辖区68条村,踏遍辖区每寸土地,手绘五大本“民情地图”,盲记了8000多人的脸孔。他觉得这是和群众打交道、交朋友的最好机会。

翻阅地图可以看到,不仅户数、面积、人口、田亩、党员数、男女比例等信息非常详细,山坳、河流、晒谷场都标在地图上,就连每户房屋结构图也十分精细。

村民温伟森打趣:“桂清叔连我家窗户朝哪个方向开都清楚咧!”

大山环抱的沙旁,有68条自然村9000多人,大家都见过聂桂清走街串巷的身影。

他下乡和党员干部谈心、拉家常,向村民宣传治安、防盗、政策知识,更将村民的困难、问题搜集起来,想方设法为大家排忧解难——

庆安村委会车口村孤寡老人张二天患眼部疾病,他自掏腰包先后三次带着老人到县里诊治,又多番向院方说明情况,软磨硬泡为老人争取到了免费切除白内障手术。

村民徐汉文果园内的160只走地鸡,一夜之间被咬死了96只。隔壁村民果园里的两只母狗成了“嫌疑狗”。他仔细检查、认真取证,经三个多月反复斡旋,最终促成了7500元的赔偿。

他逐户派发“警民联系卡”,一年便上门为乡民送了4000多张二代身份证,自费4000多元制作大警示牌,为失踪者家属重酬提供线索者。他也坚持每学期进中小学讲一节法制课,并常到校园周边巡逻守护校园安全。

张二天总说:“这样的党员民警,我们一万个放心,一万个满意,一万个感谢!”

去年年初的沙旁“防疫战”,聂桂清又冲在了第一线。

本来社区里考虑到聂桂清工作繁忙,希望他多多休息,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便没通知他。结果在沙旁重要出入口设置疫情防控岗的第一天,便有村民不配合防疫工作坚持要串门聚餐。
“桂清,有村民不配合防疫工作,还是要请你过来帮忙呀!”社区干部一个电话,聂桂清立即驾车赶到现场。看见往日和善的聂桂清都板起了脸教育大家,原本抗拒的村民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陆续配合村干部的工作。随后,聂桂清主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岗值勤工作,和党员谢贺明搭档负责夜间值勤。从晚上7点到次日8点,13个小时的夜班,聂桂清坚持了20天。

“大家对桂清那是绝对的信任!外面的人送来物资,没空接收的居民都说交给桂清叔!”谢贺明笑着说,最熟悉沙旁的人就是聂桂清,所以值勤期间他又当起了村民的“跑腿”。

村民小徐父亲患病须每日服药,防疫期间无法外出购买,聂桂清驾车到镇上买药,又凭借记忆找到了小徐家为其父亲送药。

村民阿文三个月大的婴儿奶粉快没了,托人将奶粉送到了沙旁,聂桂清二话不说接过奶粉熟门熟路地给阿文“送货上门”。

村民陈洪生说:“桂清是‘活地图’,你随便问他哪个村、哪位村民,家人做什么的,他都一清二楚。”

聂桂清把百姓放在心上,百姓也将聂桂清记在心里。

数年前,聂桂清因公受伤住院。各村乡的群众不乏老人、学生,自发到38公里外的县人民医院探望。那时沙旁各村交通不便,很多人走1小时的山路到沙旁,然后乘车往县城。

据当地风俗,主人家要给每位来探病的乡亲封一个一元钱的小红包。聂桂清夫人徐石妹那次一共封了八百多个。

从沙旁中学毕业后外出读书或务工的学生再回沙旁,也总会约上老师和聂桂清吃顿饭、聊一聊,哪怕聂桂清当年曾抓住试图逃课的他们狠狠批评教育过一番,“学生们知道,桂清叔那是为他们好呐……”

挂满桂清警务室的锦旗和牌匾,见证了聂桂清躬耕山区、护卫沙旁三十余载的努力,更承载了沙旁百姓对他的感激与谢意。

荣誉满成佳话人人争当“聂桂清”

三十多年来,聂桂清荣誉等身。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第五届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2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平安之星”。

“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我还会继续坚持走下去。”年岁渐长,聂桂清心中为百姓服务的那团“火”依旧热烈,但他也在努力为沙旁培养年轻的民警。

大乡里民警聂桂清逐渐为人所知,“聂桂清精神”如清风一般沿着18公里山路,绕过66道弯走出沙旁,在德庆全县乃至全市都掀起了以“聂桂清式”大乡里干部为标杆的学习热潮。

市、县政法系统频频邀请聂桂清开讲座、谈感受、做交流;

德庆县公安局开始每年从基层或偏远派出所中评选4名“聂桂清式”大乡里干部。不求轰轰烈烈,只要是深耕基层,努力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平凡小事的干部,都有机会入选,“哪怕只是帮群众抓回走失的公鸡、找回丢失的自行车,都行!”

德庆县公安局动员各个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到桂清警务室学习聂桂清先进事迹,分享交流体会;桂清警务室成为了德庆新晋警察报到的第一站……

德庆以聂桂清为榜样,教育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扎根山区,哪怕平凡岗位也能造就不凡。

“我们努力让人人争当聂桂清。”……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