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近年来,鼎湖区各小学创新性搭建家校共育平台,成立家长助教团、发挥家长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家长代理制等措施,利用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参与学校管理。教师走进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等形式,实现家校合作效能最大化,提升学校德育工作,促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数月前,一堂别开生面的“预防肺结核,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课堂,在鼎湖逸夫小学开讲,主讲老师是学生家长、鼎湖区永安镇卫生院副院长何志华。图文并茂的课件,让学生们愉快地学习了预防结核病的方法。家长客串教师,利用自身职业特长,延伸学生课本知识,是鼎湖区逸夫小学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实施家长助教团的一个侧影。
教团”“家长志愿者服务队伍”“家长委员会”三支家长队伍。其中,家长助教团进课堂活动每学期举行3期以上,课堂内容则根据家长的职业特长进行编排。家长志愿服务队则包括护畅队伍与家长义工队,在学生上、放学期间担任交通劝导员;家长义工队则在每逢学校举办体艺节或其它大型活动时,伸出援助之手,或维持纪律,或化妆布场、或协助后勤等,让家校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同样获得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的鼎湖区桂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则建立了线上“行走的心”家校共育咨询群,主要引领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把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系统性地呈现给家长。
此外,为了丰富家长的教育方式,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该校还开展《家校共读共育的模式探究》课题研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效果。
据了解,鼎湖区桂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长辈或亲戚朋友照管,成为了留守儿童。为此,该校老师实行代理家长制,教师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
“无论是建立家校共育咨询群,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还是进行家校共读共育合作课题探究,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家庭和学校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促进学生朝着良好的素质方向发展。”鼎湖区桂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负责任人表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