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黄少慧 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黄少慧是肇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以下简称“市一幼”),该园成立于1951年,属于省一级幼儿园。在幼儿教育领域深耕21年的黄少慧告诉记者,幼儿教育一定要科学保教,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孩子的个性,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为生命奠基。

黄少慧。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黄少慧。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编者按

为体现我市幼儿教育取得的成效,展现幼儿园园长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及个人风采,从今期起,本版开辟《园长说》栏目,园长说 由记者专访各幼儿园园长,不定期刊登。欢迎关注。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黄少慧是肇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以下简称“市一幼”),该园成立于1951年,属于省一级幼儿园。在幼儿教育领域深耕21年的黄少慧告诉记者,幼儿教育一定要科学保教,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孩子的个性,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为生命奠基。

全人教育,为生命奠基

走进市一幼,孩子们正在开心地玩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从所见所闻所处的环境中,学习新事物,激发学习的兴趣,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就是来幼儿园随便玩玩,没什么可学,但其实3岁—6岁是孩子所有习惯和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黄少慧告诉记者,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碰到一个好老师,好幼儿园,将一生受益。

古人有云,3岁看大,7岁看老,是古人前辈对学龄前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重要性的精辟概括。黄少慧认为,幼儿教育应重在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孩子的个性,从小奠基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是在幼儿时期的潜移默化中形成。

“我们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是全人教育,为生命奠基;每位教师都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开启世界,给孩子无限可能’。”黄少慧说,幼儿教师不只是带孩子玩耍,而是带着目的的观察、分析、指导,做有意识的“旁观者”,一幼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生成教育的能力,能随时解答孩子突然提出来的问题,也能随时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去探索,这也印证了那句“如果你要给孩子半桶水,自己就需要拥有一桶水”。

信息化教学成为标杆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做好幼儿教育?市一幼为此做了大胆的尝试,从2005年开始率先开启信息化教学探索。

“一开始,大家对小孩学电脑抱有质疑,但我们非常明确自己的动机。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电脑是学习工具而不是游戏。我们坚定了信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少慧告诉记者,当时每班配有一台电脑,开始了信息技术应用类课题的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众多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屡获全国性奖项。

市一幼的信息化教学探索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在硬件上给予大力支持。黄少慧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幼儿园开启跨越式发展,开始了“一对一数字化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将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近三年来已经开始将信息化技术与大型活动进行融合,今年开始将穿戴技术与体育运动融合在一起,有效检测孩子的运动量、心跳和脉搏。

由于该园在信息技术、编程、创客活动等方面卓有成效,自成特色,2019年,参加广东省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的专家到该园现场参观。2020年,黄少慧参加了在海南举办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交流会,并上台分享经验。

黄少慧还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今年,她主编的《智慧赋能,点燃教育新样态——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也即将出版,该书内容丰富,形成独具特色的“懿优智课程”。书中写到,孩子可以在观察区、阅读区、美工区、生活区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通过远程请教、网络搜索等来解答自己不懂的事物。

孩子综合素质获社会认可

“开展信息化教学,就是主张孩子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化发展。”黄少慧说,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游戏和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八个字蕴含了让孩子专注、挖掘、探究、思考、行动和验证诸多学习因素;孩子如果一个人解决不了问题,需请求同伴相助,又涉及到沟通、合作、分工等能力因素。

“我们的教育理念不仅受到家长的认可,也受到一些小学老师和校长的青睐。”黄少慧说,令她感到欣喜的是,孩子毕业后入读小学,教师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市一幼培养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强、专注度高。更有学校的校长夸赞“市一幼培养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小学的新生活,幼小衔接工作做得相当到位”。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