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网讯(记者 陈颖瑜)6月9日高考落下帷幕,学生终于能卸下重担,踏上另一个人生阶段。在肇庆启聪学校,有一群聋哑学生,他们或已收获高考的喜悦,或正在为下一年高考做准备。据悉,该校自2011年培养出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后,截止去年先后培养了40名聋人大学生,这些笑容灿烂的孩子们,身体虽有残缺,但却用自己的努力,与健全人一样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我们采访到了其中一位聋人学生——严静怡。在她的无声世界里,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完成自己的大学梦。
严静怡:大学并非触不可及
从小患有感音性耳聋,需要佩戴助听器生活学习的严静怡,原是肇庆启聪学校2020年中职班毕业生。在去年的毕业典礼上,严静怡妈妈梁女士发现,高考备考班中成绩不如女儿的学生也能成功考上大学,便产生了让女儿尝试高考的念头。
“把想法告诉静怡后,她非常兴奋和开心,立刻就同意了。”校方充分了解静怡情况后,同意了她参加高考备考班复读一年,并顺利参加今年5月中旬的聋人高考。
在复读的一年里,严静怡非常珍惜机会,努力刻苦,把落后的课程逐一学会、学透。严静怡勤勉顽强钻研知识的付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让她十三年的寒窗苦读生涯添上完满的句号。考试当天,梁女士与丈夫还带上小儿子一起到考场给静怡加油打气。如今严静怡已经被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录取。
时代更迭,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掌握一技之长很重要。平时让女儿多与师兄师姐取经,报读专业也经过多方商量才定下来,就业前景还不错。”严静怡根据兴趣与就业前景,报考了美术类专业,毕业后将从事美术设计方面工作。梁女士希望女儿能在将来的日子里,将自己学到的技能,回馈社会,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老师:天高任鸟飞海阔天空凭鱼跃
聋哑学生因接收信息条件较普通学生差,要学好学透同一个知识点,要比正常学生更下苦工。教学时老师需要更多的重复提醒,学生需要更多的重复练习。有着25年的特殊教育经验的祝晓霜老师是今年高三备考班的班主任,她向记者分享着多年来的教学心得。
在今年的毕业生中,祝晓霜老师对严静怡印象尤为深刻:“静怡要比其他学生要付出更多,她非常努力。”同时,严静怡也是众多残疾人高考生的一个缩影,“正所谓残而不弱,自强不息。”
相对于普通高考内容,聋人高考较普通高考要简单。但考生要付出的努力与心理压力可一点都不轻。“大多残疾人想的是提早就业谋生。而敢于钻研学业追逐梦想的残疾人,是需要鼓起更大的勇气与付出更多的努力。”在高年级担任外语教学的罗红波老师向记者介绍到,常常会看见高三备考班同学吃完早餐后坐在教学楼门口阶梯上读书,也会看见他们在晚上熄灯后依然停留在宿舍区的自习室认真解题。
在寄宿型的特教学校里,特教老师不单单教育着学生们,还照顾着学生的生活日常。与学生们感情深厚的祝晓霜也经常与学生们谈心,并向学生们给出人生建议,“考高考上大学,以后的世界更广阔。高考是一次改写人生的机会。”祝晓霜还联系往届毕业生拍摄关于大学校园生活的视频,通过真人事例鼓励学生勇敢追梦。
今年,肇庆启聪学校高考备考班一共5人,5位考生全部被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录取。
学校:凝聚人心共识,众志成城决胜高考
作为特殊学校之一的肇庆启聪学校,在高考这方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大家齐心协力为考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复习迎考氛围。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聋生高考改革的双重困难中,各位老师线上教学,抢抓时间,补全短板。当年的考生中,李海莹、李燕燕被郑州师范学院(本科批次)录取,莫宇琪被郑州工程学院(本科批次)录取,这是该校十年高考以来本科上线率零的突破。
社会:爱心倾注 助力高考与就业
对于残疾人高考以及就业,社会爱心企业及人士给予了帮助与支持。据悉,天龙油墨集团董事长冯毅先生在肇庆启聪学校捐资设立的“弘毅助残基金奖学金”每年拿出一万块钱来,用于奖励在高考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及在高中备考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同学。
对于残疾人高考以及就业,社会爱心企业及人士给予了帮助与支持。针对残疾人毕业就业,政府有相应的帮扶政策,企业有倾斜措施,大学与企业合作,推荐就业。“通过高考入读大学,让残疾人拥有更好的生活机遇与锻炼平台,更好地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进一步提高个人素质与生活质量。”罗红波老师说道。
同时,罗红波老师认为残疾人对自身了解不够、信心不足,家庭引导不够等导致如今残疾人参加高考率不高。希望通过家庭、学校等多方共同引导,让孩子们也拥有追逐梦想的力量与勇气,更好地认识自己,争取更好的明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